紫色土两种耕作制的产流产沙过程与水土流失观测准确性分析

被引:26
作者
刘刚才
高美荣
林三益
刘淑珍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四川大学成都
[3]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成都 四川大学成都
关键词
产流产沙; 紫色土; 耕作制;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2.04.028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设计了一种径流观测系统,可以观测表面径流和壤中流。通过观测不同自然降雨和土壤初始条件下的产流产沙过程,揭示了降雨强度较大的情况下,聚土免耕耕作制的产沙强度明显较常规种植的小,说明聚土免耕耕作制防治土壤流失是可行的;但当土壤达到饱和后,聚土免耕的径流强度与常规耕作制常规种植的差异较小,因此,聚土免耕能明显防治径流流失是有限的;水土流失观测小区的坡脚有渗漏阻碍面(墙),不能将表面流和壤中流分开,土壤达饱和后产流发生时,部分壤中流成为地面径流,而使所测得的结果与实际的差异较明显,径流偏多而蚀沙偏少。这一点,在建水土流失观测小区时,应足以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四川紫色土丘陵区不同耕作制的产流过程初步分析 [J].
高美荣 ;
刘刚才 ;
朱波 .
水土保持学报, 2000, (S1) :118-121
[2]   一种测定侵蚀沉淀的简捷方法及其可靠性 [J].
刘刚才 ;
高美荣 ;
朱波 ;
刘淑珍 ;
林三益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9, (S1) :116-118
[3]   花岗岩坡面降雨、产流、产沙相互关系的研究 [J].
陈奇伯 .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1997, (04) :34-36
[4]   定西黄土丘陵沟壑区降雨因子对坡面产流、产沙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 [J].
朱兴平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1997, (02) :127-130
[5]   中国降雨侵蚀力R值的计算与分布(Ⅰ) [J].
王万中,焦菊英,郝小品,张宪奎,卢秀琴,陈法扬,吴素业 .
水土保持学报, 1995, (04) :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