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8 条
解决矿山环境问题的“九节鞭”
被引:57
作者:
武强
[1
,2
]
刘宏磊
[1
,2
,3
]
赵海卿
[4
]
张萌
[2
]
刘守强
[1
,2
]
曾一凡
[1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2] 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University of Illinoisat Urbana-Champaign
[4]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来源: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矿山环境与调查;
评价预测与修复治理模式;
监测预警与信息系统;
法规标准与管理;
“九节鞭”;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9.0008
中图分类号:
TD167 [矿山环境地质];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矿山环境研究是建设"美丽中国",促使废弃矿山变成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具体行动之一。矿产资源开发曾经以牺牲人类生存环境为代价,造成了难以弥补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矿山环境问题出现。目前我国正在面临突出的矿山环境问题,而矿山环境修复治理进度却相对缓慢。为科学解决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诱发的众多矿山环境问题,采用系统工程思路,运用"九节鞭"手段,围绕矿山环境问题梳理、调查、评价与预测、修复治理技术与模式、矿山土地适宜性评价、监测与预警、信息系统研发、法规标准和矿山环境管理等9个方面探讨了逐步攻克和解决矿山环境问题的出路。提出了矿山环境问题的分类方案和各类型的效应特征;为规范矿山环境的调查和矿山环境数据采集,制定了矿山环境的现场原位调查技术方法和标准;为把握矿山环境现状和预判未来演化发展趋势,提出了矿山环境现状评价和针对不同开发方案其环境演化趋势预测的方法与模型;针对矿山环境的系统属性,开展了环境问题、修复治理目标、修复治理技术及修复治理模式等研究,建立了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体系;从修复矿山土地资源和矿山土地资源再利用的角度,构建了修复治理后的矿山土地适宜性评价理论与方法;以监测矿山环境、分析变化趋势以及预警突发事件为目的,开发了矿山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为直观展示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成果、共享修复治理中的经验和教训,研发了基于云平台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矿山环境信息管理系统;整理了矿山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矿山环境法规标准体系特征;阐述了政府和企业在矿山环境管理中的职责。最后,从消除矿山环境问题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开发闭坑矿山正效应资源并服务矿业城市经济建设与转型、深部开采矿山环境问题防治理论与方法、地下矿山生态环境、矿山环境问题及其公共安全防治理论与技术装备研发、矿山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与人工智能等角度,展望了矿山环境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22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