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后熟过程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和酚类物质含量的分布变化

被引:17
作者
陈坤荣
文方德
胡琼玉
机构
[1] 西南林学院
[2] 西南林学院 昆明
[3] 昆明
[4] 昆明 昆明
关键词
后熟过程; 香蕉; 芭蕉属; 酚氧化酶活性; 果肉; 果实形态; 酚类物质;
D O I
10.13592/j.cnki.ppj.1987.02.00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乙烯利处理青熟香蕉,跃变后六天老熟,果皮出现芝麻点褐斑。跃变后果皮中的多酚氧化酶活性较跃变前低;果肉中的酶活性则跃变后较之跃变前高5—7倍。跃变前果肉中酚类物质较果皮高1—3倍,跃变后下降,果皮则不同,酚类物质跃变后较跃变前高。在香蕉整个后熟过程中,果肉酚含量与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无相关性;果皮则呈显著负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香蕉后熟过程中ACC含量的变化与乙烯生成的关系及低温对它们的影响
    徐荣江
    顾文卯
    高经成
    彭昌明
    董建国
    李振国
    [J].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3, (04) : 21 - 24
  • [2] 果树生理[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吕忠恕 编著,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