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质核互作孢子体雄性不育性的基因分析

被引:28
作者
张桂权
卢永根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花粉育性; 植株; 基因型; 全不育; 遗传型; 不育系; 质核互作; 育性恢复; 不育株率; 基因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把花粉育性划分为可育、染败、圆败和典败四种类型,对三种不同细胞质来源的四个水稻雄性不育系的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性进行基因分析。结果表明,野败珍汕97A、野败二九矮4A、冈比亚卡二九矮7A 和毛早壳八四早8A 的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性均由两对隐性育性恢复基因 rf1 rf1 rf2 rf2控制,属孢子体不育类型。IR24具有相应的两对显性育性恢复基因 Rf1 Rf1 Rf2 Rf2。恢复基因的显性作用是不完全的,具剂量效应。具1Rf 基因型的植株不一定能产生可育花粉。具1Rf 基因型的全不育株率因不同组合而异。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水稻(ORYZA SATIVA L.)不同类型杂种的雄性不育性及其遗传组成 [J].
张桂权 ;
卢永根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86, (01) :29-34
[2]   水稻恢复系IR24恢复基因的初步分析 [J].
杨仁崔 ;
卢浩然 .
作物学报, 1984, (02) :81-86
[3]   野败型杂交籼稻的育性基因分析 [J].
周天理 ;
沈锦骅 ;
叶复初 .
作物学报, 1983, (04) :241-247
[4]   野败型杂交籼稻基因型的初步分析 [J].
高明尉 .
遗传学报, 1981, (01) :66-74
[5]   水稻不同细胞质类型雄性不育系的研究 [J].
朱英国 .
作物学报, 1979, (04) :29-38
[6]  
杂交水稻[M]. 湖南人民出版社 , 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编著,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