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林区主要树种叶片凋落物性质的研究

被引:13
作者
何帆 [1 ]
王得祥 [2 ]
雷瑞德 [2 ]
王宇超 [1 ]
余鸽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陕西秦岭生态系统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关键词
凋落叶性质; 养分元素; 有机成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本文对秦岭林区不同海拔的华山松(Pinus armandii)、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锐齿栎(Quercus alienavar.acuteserrata)、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叶片凋落物的养分元素、有机成分和热值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4种凋落叶的粗纤维、粗脂肪含量和热值大小均为油松>华山松>华北落叶松>锐齿栎。养分元素全氮和全磷含量大小为锐齿栎>华北落叶松>华山松>油松。油松、华山松、华北落叶松叶片凋落物的C/N、C/P、粗纤维/N均大于锐齿栎,差异性极显著(P<0.01)。油松的C/N、C/P、粗纤维/N均最高,分别为72.33、1311.28、36.98,是锐齿栎各项比值的1.9~2.5倍。4种树种的凋落叶性质存在差异,但海拔的变化对相同树种凋落叶的性质并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叶特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及其环境解释 [J].
祁建 ;
马克明 ;
张育新 .
生态学报, 2007, (03) :930-937
[2]   滨海沙地木麻黄林生态系统的凋落物及其热值研究 [J].
叶功富 ;
张清海 ;
卢昌义 ;
林益明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7, (01) :23-28
[3]   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分解及其N、P、K养分归还 [J].
张秀娟 ;
谷家存 ;
李真顺 .
吉林林业科技, 2006, (02) :15-18
[4]   川中人工纯柏林凋落物分解动态研究 [J].
田茂洁 .
生态学杂志, 2005, (10) :1147-1150
[5]   植物营养元素的含量和δ13C值随海拔而变化的特征及营养元素相互作用对碳同位素分馏作用的影响 [J].
朴河春 ;
朱建明 ;
朱书法 ;
余登利 ;
冉景丞 .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S1) :412-418
[6]   广州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主要林分类型凋落物的研究 [J].
曾曙才 ;
苏志尧 ;
古炎坤 ;
谢正生 ;
刘月秀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1) :154-156
[7]   秦岭南坡锐齿栎林的生态环境及其营养积累 [J].
刘广全 ;
倪文进 ;
刘慧芳 ;
G.Gravenhorst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5) :513-518
[8]   红松针叶的凋落及其分解速率研究 [J].
代力民 ;
徐振邦 ;
张扬建 ;
陈华 .
生态学报, 2001, (08) :1296-1300
[9]   暖温带地区主要树种叶片凋落物分解过程中主要元素释放的比较 [J].
王瑾 ;
黄建辉 .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03) :375-380
[10]   鼎湖山演替系列中代表性森林凋落物研究 [J].
张德强 ;
叶万辉 ;
余清发 ;
孔国辉 ;
张佑倡 .
生态学报, 2000, (06) :938-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