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6—7月锋生的气候学特征及环流结构

被引:20
作者
侯俊
管兆勇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江苏省气象台
关键词
锋生; 环流特征; 降水; 华东区域; 夏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4 [大气环流];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中国华东地区212个站点2000-2010年6-7月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ACR再分析资料,运用运动学锋生函数公式,分析了华东地区6-7月锋生、锋面及其环流结构的气候学特征。结果表明,锋生函数值在华东区域呈现不均匀分布,且不同性质的运动学锋生具有不同的锋生强度和分布。其中,江淮地区是6-7月综合锋生最强的区域。根据风场在850 hPa强锋生带的切变及辐合情况,将6-7月的锋生类型分成4个大类,即暖切变型锋生、冷切变型锋生、西风辐合型锋生、东风辐合型锋生,其中,冷切变型锋生又分为两个亚类。不同类型的锋生个例数不同,江淮地区最多的是暖切变型锋生。不同锋面的水平结构与垂直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但对于强锋生过程,340 K假相当位温等值线与锋区平行且穿过锋区,其对判断强锋生过程和锋区位置具有指示意义。强锋生事件的出现有其大尺度环流背景,而不同类型的强锋生事件的环流背景差异较大:背景气旋或反气旋环流的中心位置、强度、辐散辐合场的分布、垂直环流结构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降水与锋生强度紧密相关。锋生较强时,降水较多。暖切变型锋生日降水量最大,降水发生在锋区内部,与强锋生带走向一致;冷切变型次,两种类型的降水均发生在锋区的南侧,呈东北—西南走向;西风辐合再次之,降水发生在锋区内部偏南一侧。
引用
收藏
页码:1 / 22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位温、等熵位涡与锋和对流层顶的分析方法 [J].
陶祖钰 ;
郑永光 .
气象, 2012, 38 (01) :17-27
[2]  
The Structure of a Typical Mei-Yu Front Identified by the Equivalent Temperature[J]. FU Jiao-Lan1 and QIAN Wei-Hong2 1 National Meteorological Center of Chinese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81, China 2 Department of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1(02)
[3]   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异常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30~60天振荡强度年际变化的联系 [J].
贾燕 ;
管兆勇 .
大气科学, 2010, 34 (04) :691-702
[4]   2003年和2006年梅汛期暴雨的梅雨锋特征分析 [J].
尹东屏 ;
张备 ;
孙燕 ;
田心如 ;
韩桂荣 .
气象, 2010, 36 (06) :1-6
[5]   2003年江淮流域强降水过程与30~70d天低频振荡的联系 [J].
夏芸 ;
管兆勇 ;
王黎娟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8, (01) :33-41
[6]   梅雨锋的典型结构、多样性和多尺度特征 [J].
郑永光 ;
陈炯 ;
葛国庆 ;
朱佩君 .
气象学报, 2007, (05) :760-772
[7]   变形场锋生对0108登陆台风温带变性和暴雨形成作用的诊断分析 [J].
韩桂荣 ;
何金海 ;
樊永富 ;
邓华军 .
气象学报, 2005, (04) :86-94
[8]   1885~2000年长江中下游梅雨特征量的统计分析 [J].
魏凤英 ;
张京江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4, (03) :313-321
[9]   1998梅雨锋的结构特征及形成与维持 [J].
王建捷 ;
陶诗言 .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05) :526-534+641
[10]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MEIYU FRONT SYSTEM [J].
高守亭 ;
周玉淑 ;
雷霆 .
ActaMeteorologicaSinica, 2002, (02) :19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