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异常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30~60天振荡强度年际变化的联系

被引:37
作者
贾燕
管兆勇
机构
[1] 不详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气科学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30~60天振荡强度; 年际变化; 降水异常; 长江淮河流域; 北半球夏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78~2007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地面观测站降水资料,研究了夏季江淮流域降水多寡与30~60天振荡(ISO)强度年际变化的联系。结果表明: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异常与台湾海峡地区及西北太平洋低频能量变化相关显著。定义了ISO强度指数,对ISO强度指数高低年夏季低频降水以及低频环流的位相合成表明:高指数年主要通过存在于南海—西北太平洋地区的低频气旋、反气旋系统的交替活动来影响副热带高压的进退,从而引起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异常;低指数年江淮流域夏季降水主要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及强度变化的影响,降水异常区主要位于江南地区。进一步研究表明,非30~60天低频降水扰动与低频振荡强度也有很好的相关。低频环流对双周以及天气时间尺度环流变化可能存在调制作用,这种作用对江淮流域夏季降水的年际异常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91 / 70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