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纵隔淋巴结合理廓清范围的临床探讨

被引:10
作者
王洲
殷洪年
张林
马传栋
机构
[1] 山东省立医院胸外科
[2]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
[3]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 济南市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纵隔淋巴结转移; 纵隔淋巴结廓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4.2 [肺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1989年1月~1999年1月,淋巴结廓清术后病理证实的纵隔淋巴结转移(pN2)137例。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pN2的关系,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纵隔淋巴结CT扫描阴性时(cN0-1)pN2有意义的预测指标;总结不同位置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方式。结果:NSCLC无论病理类型和临床状态如何,均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发生。纵隔淋巴结增大(cN2)和cT2或cT3腺癌患者转移的发生率较高(65.0%,75.0%)。纵隔淋巴结转移多为区域性(80.9%),跨区域纵隔淋巴结转移多数伴有隆凸下淋巴结受累。结论:对NSCLC应行纵隔淋巴结廓清,尤其对cN2和cT2、cT3腺癌。多数患者单独廓清区域纵隔淋巴结即可达到目的。建议手术中对肺门和隆凸下淋巴结冰冻病理检查,无转移时可不必廓清非区域纵隔淋巴结。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及广泛廓清的价值 [J].
李玉 ;
李厚文 ;
胡永校 ;
殷洪年 ;
赵惠儒 ;
陈东义 ;
不详 .
中华肿瘤杂志 , 1997, (04) :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