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盆地最大规模沥青脉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19
作者
杜佰伟
谭富文
王剑
王小龙
机构
[1]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2]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四川成都 
[3] 四川成都 
关键词
羌塘盆地; 晚侏罗世; 沥青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羌塘盆地已经发现了190余处油气显示。近年笔者在盆地北部晚侏罗世地层中发现了迄今最大规模的沥青脉。研究结果表明,该沥青脉产出于上侏罗统索瓦组地层之中,地层下部系与沥青脉的形成有一定关系的中侏罗统夏里组局部含油气显示的盐丘。沥青族组分(%)为:饱和烃5.72、芳烃18.46、沥青质52.37、非烃23.45,说明该沥青脉经过了运移、氧化的过程。同时,沥青脉产出于复背斜范围内,利于油气聚集成藏。这一发现对于羌塘盆地的油气地质的作用具有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藏北羌塘盆地最大规模沥青脉的发现
    谭富文
    王剑
    王小龙
    杜佰伟
    [J]. 地质通报, 2002, (11) : 801 - 802
  • [2] 羌塘盆地中部隆起的演化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意义
    方立敏
    鲁兵
    刘池阳
    刘忠
    [J]. 地质论评, 2002, (03) : 279 - 283
  • [3] 西藏羌塘盆地———中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的首选目标
    谭富文
    王剑
    王小龙
    杜佰伟
    [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2, (01) : 16 - 21
  • [4] 藏北羌塘盆地构造变形及其动力学背景
    雷振宇
    李永铁
    刘忠
    鲁兵
    [J]. 地质论评, 2001, (04) : 415 - 419
  • [5] 藏北羌塘盆地侏罗系白云岩类型、成因及油气储集特征
    朱井泉
    李永铁
    [J]. 古地理学报, 2000, (04) : 32 - 45
  • [6] 西藏羌塘盆地的构造沉积特征及演化
    和钟铧
    李才
    杨德明
    陈光权
    [J].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2000, (04) : 347 - 352
  • [7] 西藏羌塘盆地中生代构造岩相演化及油气远景
    杨日红
    李才
    杨德明
    和钟铧
    任云生
    刘焱木
    [J].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2000, (03) : 237 - 242
  • [8] 关于沥青成因的讨论
    张景廉
    朱炳泉
    涂湘林
    张平中
    [J]. 海相油气地质, 1997, (04) : 53 - 57+5
  • [9] 试论西藏地质幧造分区问题
    王鸿祯
    [J]. 地球科学, 1983, (01) : 1 - 8
  • [10]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石油地质[M]. 科学出版社 , 赵政璋等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