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小流域地形、植被特征与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的关系

被引:13
作者
王轶浩 [1 ,2 ]
王彦辉 [1 ]
谢双喜 [3 ]
于澎涛 [1 ]
熊伟 [1 ]
郝佳 [1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2] 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3] 贵州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六盘山; 小流域; 土壤水文功能; 多元统计分析;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2.0014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六盘山分水岭沟小流域107个样地的地形、植被特征与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饱和持水量、总孔隙度、毛管持水量、容重、石砾体积含量、非毛管孔隙度可作为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类型划分的6项重要指标,同时土壤毛管持水量还是一个敏感指标。将所有调查样地划分为土壤物理性质组间差别较大但组内接近的3组样地,发现各组样地的植被类型相近。土壤水文功能最好的第III组是以桦树和山杨为主的天然阔叶次生林样地,其主要分布在阴坡、中坡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第Ⅱ组,其土壤水文功能次之;土壤水文功能最差的第Ⅰ组多是位于陡坡悬崖的华山松天然林及杂灌丛样地。土壤孔隙性受到地形和植被特征的共同影响,影响显著的地形特征主要是相对高程、坡向和坡位;植被特征主要是胸径、乔木高度和灌木层盖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5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马尾松人工林林分密度对林下植被及土壤性质的影响[J]. 康冰,刘世荣,蔡道雄,卢立华.应用生态学报. 2009(10)
[2]   六盘山分水岭沟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空间变异 [J].
王轶浩 ;
王彦辉 ;
谢双喜 ;
莫菲 ;
于澎涛 ;
熊伟 ;
时忠杰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 (04) :33-40
[3]   黄土塬区不同地形部位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J].
李志 ;
刘文兆 ;
王秋贤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6) :1303-1308
[4]   六盘山北侧叠叠沟小流域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变异的研究 [J].
杜阿朋 ;
于澎涛 ;
王彦辉 ;
袁玉欣 ;
郭明春 ;
何常清 ;
管伟 .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05) :547-554
[5]   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地面覆盖物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关系 [J].
李东海 ;
杨小波 ;
邓运武 ;
李跃烈 .
生态学杂志, 2006, (06) :607-611
[6]   公别拉河流域主要森林类型的土壤肥力与涵养水源功能 [J].
肖洋 ;
满秀玲 ;
范金凤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6, (01) :28-30
[7]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被恢复中土壤物理特性变化研究 [J].
马祥华 ;
焦菊英 ;
温仲明 ;
白文娟 ;
焦峰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5, (01) :17-21
[8]   中连川小流域土壤水分物理特征及其与地形条件的关系 [J].
史竹叶 ;
刘文兆 ;
郭胜利 ;
李凤民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3, (04) :101-104
[9]   杉木天然林和人工林涵养水源功能研究 [J].
刘剑斌 .
福建林业科技, 2003, (03) :19-22
[10]   安徽大别山库区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特性及其水源涵养功能 [J].
王勤 ;
张宗应 ;
徐小牛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3) :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