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60年江苏工业发展的基本轨迹和基本经验

被引:8
作者
刘志彪 [1 ]
吴福象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2] 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新中国60年; 江苏工业发展; 制度变迁; 改革开放; 区域统筹;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09.12.026
中图分类号
F427 [地方工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新中国60年来,江苏工业发展的线索可以从国有经济、乡镇经济、外向型经济等发展路径上来把握。其中,改革开放中的省际竞争和存量改制是驱动江苏工业发展的两个主要力量。江苏工业发展的基本经验至少可以概括为:第一,制度创新和变迁是全面解读江苏工业发展绩效的总纲和逻辑主线;第二,改革开放是全面提升江苏工业实力的动力之源;第三,企业加入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加入全球价值链,是江苏工业融入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的最重要的载体和平台;第四,通过各种软硬件基础设施的优先增长和深度的城市化来引导工业均衡布局,是江苏统筹苏南苏北两大板块协调发展的基本措施。进入创新型经济是江苏工业发展未来的希望所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我国本土制造业企业出口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 [J].
刘志彪 ;
张杰 .
经济研究, 2009, 44 (08) :99-112+159
[2]   中国沿海地区出口奇迹的发生机制分析 [J].
巫强 ;
刘志彪 .
经济研究, 2009, 44 (06) :83-93
[3]   城市化群落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来自长三角16个城市的经验证据 [J].
吴福象 ;
刘志彪 .
经济研究, 2008, 43 (11) :126-136
[4]   制度扭曲与中国本土企业的出口扩张 [J].
张杰 ;
刘志彪 ;
张少军 .
世界经济, 2008, (10) :3-11
[5]   企业“扎堆”、技术升级与经济绩效——开发区集聚效应的实证分析 [J].
郑江淮 ;
高彦彦 ;
胡小文 .
经济研究, 2008, (05) :33-46
[6]   下游动态技术引进对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市场约束——基于我国纺织缝制装备制造业的实证研究 [J].
陈爱贞 ;
刘志彪 ;
吴福象 .
管理世界, 2008, (02) :72-81
[7]   中国贸易量增长与本土产业的升级——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治理视角 [J].
刘志彪 .
学术月刊, 2007, (02) :80-86
[8]   进口国质量管制条件下的出口国企业创新与产业升级 [J].
巫强 ;
刘志彪 .
管理世界, 2007, (02) :53-60+172
[9]   贸易一体化与生产非一体化——基于经济全球化两个重要假说的实证研究 [J].
刘志彪 ;
吴福象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2) :80-92+206
[10]   省际竞争、制度改进与江苏民营经济发展 [J].
刘志彪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5, (04) :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