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甘草酸、熊果苷及氢醌对小鼠黑素瘤细胞黑素生成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41
作者:
雷铁池
朱文元
夏明玉
张美华
范卫新
机构:
[1]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2] 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电镜室
来源:
关键词:
甘草酸;
熊果苷;
氢醌;
酪氨酸酶抑制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3 [肿瘤学实验研究];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比较观察了 18α 甘草酸双胺盐、熊果苷及氢醌对体外培养B16F10鼠黑素瘤细胞细胞形态、酪氨酸酶活性、黑素含量和细胞增殖率的影响 ,结果发现 3种化合物均显示有抑制黑素生成的作用 ,其中以 5 0 μmol/L熊果苷对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含量抑制作用最为明显 ,其次是10 0 μmol/L 18α 甘草酸双胺盐 ,但二者并无统计学上的差异 (P >0 0 5 )。氢醌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呈双向作用 ,即低浓度 ( 0 1~ 0 5 μmol/L)时下调酶活性 ,高浓度 ( 1~ 10 μmol/L)时则能轻度上调。细胞增殖率测定结果显示 18α 甘草酸双胺盐、熊果苷在实验浓度 ( 10~ 5 0 0 0 μmol/L)对细胞增殖率无明显抑制 ,而氢醌浓度超过5 μmol/L时能明显抑制细胞增殖或呈现细胞毒性。细胞形态观察发现 1~ 10 μmol/L氢醌作用2 4h ,细胞胞体变小 ,树状突明显增多且变得细长 ,部分树状突呈串珠状改变。提示 18α 甘草酸双胺盐、熊果苷的皮肤脱色作用机制与氢醌可能不同 ,后者低浓度时以抑制酪酸酶活性为主 ,高浓度时主要是细胞毒 ,且细胞早期的损伤部位可能发生在树状突。 18α 甘草酸双胺盐能否成为一种无细胞毒酪氨酸酶抑制型皮肤脱色剂有待进一步临床加以验证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2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