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证候的现代研究概况

被引:45
作者
劳绍贤
机构
[1] 广州中医学院脾胃研究室
关键词
脾虚者; 患者; 正常人; 病人; 虚证; 真虚假实; 副交感神经; 唾液淀粉酶;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植物神经紊乱; 消化系统; 解剖学;
D O I
10.13457/j.cnki.jncm.1985.09.02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脾”是脏象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脾胃学说的核心,研究脾胃、探讨“脾”的本质,已成为继承和发展祖国医学的重要课题。从现代研究资料分析,能这样设想,“脾”是以消化系统为主的多系统的功能综合单位。通过临床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探讨“脾”的本质,是研究工作的重要途径。脾的证治,概分虚、实两大类,然而多数单位集中于脾虚证的研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老年人和脾虚患者消化系统功能的观察 [J].
金敬善 ;
王丽华 ;
陈桂君 ;
李伍善 ;
何俊仁 ;
赵荣莱 ;
危北海 ;
郁仁存 ;
柯薇君 ;
赵伯智 .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4, (03) :164-165+132
[2]   肿瘤脾虚患者运化功能的初步研究 [J].
郁仁存 ;
杨治英 ;
金静愉 ;
张绳祖 ;
王广才 ;
胡玉芳 ;
金铃 ;
关天瑜 ;
饶燮卿 ;
田兆黎 ;
高永福 .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4, (01) :13-15+2
[3]   脾气虚本质的初步探讨 [J].
张育轩 ;
于惠钦 ;
史济招 ;
王琰 ;
钱自奋 ;
雍爱琳 ;
陶丽华 ;
严徽瑾 ;
陈娟 ;
陆纯惠 ;
刘伯春 ;
孙江桥 ;
张艳萍 ;
史国春 .
中医杂志, 1983, (08) :72-74
[4]   脾胃病患者的中医辨证与胃电图检查结果关系的探讨 [J].
王建华 ;
连至诚 ;
侯宁 ;
何智明 .
中医杂志, 1983, (06) :64-66
[5]   脾气虚的研究——脾气虚主证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查治分析 [J].
尹光耀 ;
马荣赓 ;
汪朋梅 .
辽宁中医杂志, 1982, (07) :4-6
[6]   脾虚病人某些检查指标的变化 [J].
高墀岩 ;
林求诚 .
中医杂志, 1980, (09) :27-30
[7]   通过脾阳虚对“脾”实质的初步探索 [J].
孟毅 .
陕西新医药, 1979, (11) :2-5
[9]   35例小儿慢性腹泻的疗效分析 [J].
虞佩兰 ;
周慧芬 ;
王頌 ;
孔文英 ;
陈英杰 .
中医杂志, 1963, (02)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