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与权力:从共同体到国家之路——如何认识传统中国人与中国社会总纲

被引:17
作者
翟学伟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家本位; 官本位; 关系动力; 同类与异类交换; 余地策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3 [社会关系、社会约制];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中国人之最重要的生活理想之一,就是实现个人从共同体向国家的跨越,即通过其紧密的社会网络来进入官僚体制。这种生活之路之前提,同中国社会结构设计上的"官"与"民"之间的鸿沟以及功名之路有因果关系。由于中国社会不鼓励个人奋斗,因此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人与地方的促成,进而跨越成功者也让家人和地方分享他的荣耀与资源,从而构成了一种共同体与国家相互交织的运行模式。其中,官本位与家本位是社会的双重现实与价值基础,个人名利及其分享成为社会网络建构的方式与运作的方向。而这些特征将会导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不同类型的社会交换,并产生出积极的关系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以眼还眼.[M].(英) 米勒;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2]  
实践理性.[M].(法) 布尔迪厄;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3]  
中国绅士.[M].费孝通著;惠海鸣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  
关系共同体.[M].胡必亮著;.人民出版社.2005,
[5]  
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M].翟学伟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  
社会行动的结构.[M].(美)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cotParsons)著;张明德等译;.译林出版社.2003,
[7]  
货币哲学.[M].(德)西美尔(GeorgSimmel)著;陈戎女译;.华夏出版社.2002,
[8]  
李亦园自选集.[M].李亦园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9]  
一个中国村庄.[M].杨懋春著;张雄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0]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美)乔纳森·特纳(JonathanH.Turner)著;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