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与权力:从共同体到国家之路——如何认识传统中国人与中国社会总纲

被引:17
作者
翟学伟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家本位; 官本位; 关系动力; 同类与异类交换; 余地策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3 [社会关系、社会约制];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中国人之最重要的生活理想之一,就是实现个人从共同体向国家的跨越,即通过其紧密的社会网络来进入官僚体制。这种生活之路之前提,同中国社会结构设计上的"官"与"民"之间的鸿沟以及功名之路有因果关系。由于中国社会不鼓励个人奋斗,因此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人与地方的促成,进而跨越成功者也让家人和地方分享他的荣耀与资源,从而构成了一种共同体与国家相互交织的运行模式。其中,官本位与家本位是社会的双重现实与价值基础,个人名利及其分享成为社会网络建构的方式与运作的方向。而这些特征将会导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不同类型的社会交换,并产生出积极的关系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1]  
A Preliminary Model of Particularistic Ties in Chinese political Alliances: Kan-ch'ing and Kuan-hsi in a Rural Taiwanese Township.[J].J. Bruce Jacobs.The China Quarterly.1979,
[12]  
林语堂中国人..郝志东;沈益洪译;.学林出版社.1994,
[13]   关系研究的多重立场与理论重构 [J].
翟学伟 .
江苏社会科学, 2007, (03) :118-130
[14]   报的运作方位 [J].
翟学伟 .
社会学研究, 2007, (01) :83-98+244
[15]   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 [J].
翟学伟 .
社会学研究, 2004, (05) :48-57
[16]   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 [J].
傅衣凌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88, (03) :1-7
[17]  
乡土中国.[M].费孝通 著.三联书店.1985,
[18]  
社会分工论.[M].(法)埃米尔·涂尔干(EmileDurkhem)著;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
[19]  
礼物的流动.[M].李放春;刘瑜译;阎云翔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0]  
中国的王权主义.[M].刘泽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