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中丹参酮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9
作者
董蕊
郑毅男
机构
[1]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
[2]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 吉林长春
[3] 吉林长春
关键词
丹参; 丹参酮; SephadexLH-20柱;
D O I
10.16862/j.cnki.issn1674-3873.2004.02.037
中图分类号
R284 [中药化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本文探讨了通过采用新的提取方法利用乙醇,甲醇两种溶剂及可以反复再生利用的SephadexLH-20柱,对丹参中丹参酮成分的分离提取,而改变了以往的使用硅胶,氧化铝等柱层析,及使用苯,氯仿,二氯甲烷等毒性较大的洗脱溶剂的提取,分离得到了两种单体化合物,即: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该方法的优点在于简便高效,毒性较低,纯度较高,成本较低.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1+104 +10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丹参的研究与临床应用.[M].郭济贤主编;施仲安等编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
[2]  
丹参.[M].徐任生主编;.科学出版社.1990,
[3]   甘肃丹参化学成分研究及4种丹参酮含量的高效液相层析法测定 [J].
师彦平 ;
杨孝朴 ;
李瑜 .
兰州大学学报, 1996, (02) :73-76
[4]   丹参酮的有效分离 [J].
王庆伟,杨频,张立伟 .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03) :294-298
[5]   丹参酮有关化合物的合成 [J].
孙存济 ;
白东鲁 .
药学学报, 1985, (01) :39-43
[6]   丹参有效成分的研究——Ⅴ.紫丹参甲素和乙素的分离和化学结构 [J].
杨保津 ;
钱名堃 ;
秦国伟 ;
陈政雄 .
药学学报, 1981, (11) :837-841
[7]   丹参有效成分的研究--Ⅰ.丹参酮Ⅱ-A 磺酸钠和次甲丹参醌的化学结构 [J].
钱名堃 ;
杨保津 ;
顾文华 ;
陈政雄 ;
陈馨德 ;
叶秀琴 .
化学学报, 1978, (03) :199-206
[8]   丹参抗菌有效成分的研究 [J].
房其年 ;
张佩玲 ;
徐宗沛 .
化学学报 , 1976, (03) :19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