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陷盆地构造演化及盆地伸展模式——以东濮凹陷为例

被引:28
作者
苏惠 [1 ]
曲丽萍 [2 ]
张金川 [3 ]
王萍霞 [2 ]
何锋 [2 ]
王敏 [2 ]
王琦 [4 ]
胡玉杰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3]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4]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勘察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伸展量; 伸展模式; 构造演化; 裂陷盆地; 东濮凹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4.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东濮凹陷是我国东部典型的裂陷盆地。盆地的构造演化经历了早古生代至三叠纪的克拉通盆地旋回和新生代的裂陷盆地旋回。新生代裂陷盆地旋回又划分为早期裂陷、强烈裂陷、晚期裂陷和晚第三纪整体坳陷4个阶段。东濮凹陷基底伸展量的变化总趋势是由北向南加大,地壳上部的伸展构造变形为简单剪切伸展模式,而地壳下部具有纯剪切机制。滑脱面变异带可能是造成东濮凹陷内桑村集-桥口-白庙横向构造变换带、南北构造活动差异性以及油气富集程度差异性的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华北早中三叠世盆地恢复与古生界生烃 [J].
许化政 ;
周新科 ;
高金慧 ;
王兴武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3) :329-336
[2]   东濮凹陷盐滑脱变形构造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意义 [J].
侯艳平 ;
孙向阳 ;
任建业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1) :58-61
[3]   中国东部构造-热体制与断陷盆地多期性迁移特征 [J].
朱建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4) :367-370+400
[4]   冀中坳陷马西断裂带分段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J].
孙冬胜 ;
刘池阳 ;
杨明慧 ;
杜金虎 ;
张以明 ;
张锐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3) :238-244
[5]   惠民凹陷西南缓坡带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特征 [J].
韩天佑 ;
漆家福 ;
林会喜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3) :245-248
[6]   临清地区东部新生代伸展构造特征及盆地伸展模式 [J].
刘剑平 ;
汪新文 ;
鲁言文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2, (05) :551-554
[7]   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 [J].
侯贵廷 ;
钱祥麟 ;
蔡东升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6) :845-851
[8]   东濮凹陷平衡剖面与构造演化研究 [J].
苏惠 ;
曲丽萍 ;
李桂霞 ;
王艺景 ;
宋静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0, (04) :469-478+544
[9]   东濮凹陷兰聊断裂带构造演化与油气勘探 [J].
张亚敏 ;
吕延仓 ;
徐林丽 ;
王世坤 ;
邹森林 ;
宋静 ;
王婧韫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1) :57-60
[10]   渤海湾盆地演化特征与构造样式 [J].
杨克绳 ;
钱承康 .
断块油气田, 1996, (06)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