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主流媒体视野中的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基于《华盛顿邮报》相关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被引:63
作者
朱桂生 [1 ]
黄建滨 [2 ]
机构
[1] 浙江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2] 浙江大学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华盛顿邮报; 批评性话语分析; 意识形态;
D O I
10.15897/j.cnki.cn51-1046/g2.2016.17.011
中图分类号
G212 [新闻采访和报道];
学科分类号
050301 ;
摘要
本文采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方法,以美国《华盛顿邮报》的相关报道作为分析对象,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层面探讨了美国主流媒体如何建构中国的"一带一路"形象,建构了怎样的"一带一路"形象以及这些形象建构的背后存在怎样的社会意识形态等问题。研究发现,《华盛顿邮报》通过分类、及物性、文本架构、互文性等手段,将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塑造成一种殖民扩张、重利轻义的霸权形象。这种形象塑造的背后与美国社会存在的"中国威胁论"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传播困境及突围策略 [J].
黄俊 ;
董小玉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5, (12) :121-127
[3]   被仰视的中国:从文本建构到形象塑造——基于纪录片《超级中国》的批评话语分析 [J].
洪亚星 ;
董小玉 .
新闻界, 2015, (13) :24-29
[4]   叛徒还是英雄?——从批评话语分析看《南华早报》与《福克斯新闻网》在“斯诺登泄密事件”上的较量 [J].
付小秋 ;
沈红 .
山东外语教学, 2014, 35 (04) :47-53
[5]   批评话语分析:目标、方法与动态 [J].
辛斌 ;
高小丽 .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3, (04) :1-5+16
[6]   费尔克劳话语三维模式解读与思考 [J].
王泽霞 ;
杨忠 .
外语研究, 2008, (03) :9-13
[7]  
话语偏见的跨文化分析[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熊伟, 2011
[8]  
批评语言学[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丁建新, 2011
[9]  
批评语言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辛斌, 2005
[10]  
美国传媒文化[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端木义万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