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台风变性过程的物理机制分析

被引:14
作者
张雪蓉 [1 ,2 ]
陈联寿 [1 ,2 ]
濮梅娟 [1 ,3 ]
徐海明 [1 ]
李英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3] 江苏省气象局
关键词
台风; 相当位温; 大气稳定度; 垂直螺旋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0509号台风"Matsa"和0712号台风"Wipha",均在中国大陆发生变性成为温带气旋。但前者变性后再度加强,后者变性后减弱消亡。用日本JRA25再分析资料,对其变性过程对比分析。表明:"Matsa"和"Wipha"均是在登陆后北上与中高纬西风槽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受到冷空气入侵后变性,从垂直对称分布演变为倾斜的非对称分布,且在北上过程中与中纬度高空锋区作用,但"Matsa"中心嵌入中纬度高空锋区,有再加强过程;而"Wipha"仅外围环流与锋区接触,中心未进入锋区,无再加强过程。通过对大气稳定度和垂直螺旋度等进一步分析表明:"Matsa"变性过程是系统性冷空气的南侵,而Wipha的变性只有弱冷空气的入侵;台风中心所在的垂直涡度ζp的增长大值区是否落在△θe<0的大气对流性不稳定的区域内,对台风变性后是否再加强有一定影响。此外,垂直螺旋度的高低空配置及正涡度柱与上升运动的相互配合是使台风变性加强的重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685 / 69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台风Matsa(2005)和Wipha(2007)变性过程对比分析 [J].
李侃 ;
彭义峰 ;
王吉明 ;
戴晶晶 ;
李娜 .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2, 35 (03) :26-32
[2]   入侵冷空气强度对台风变性过程的影响 [J].
陆佳麟 ;
郭品文 .
气象科学, 2012, 32 (04) :355-364
[3]   台风麦莎的正压特征波动结构及其稳定性 [J].
沈新勇 ;
刘佳 ;
秦南南 ;
朱琳 .
大气科学学报, 2012, 35 (03) :257-271
[4]   湿位涡诊断分析在河南台风远距离降水中的应用 [J].
范学峰 ;
席世平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2, 35 (02) :25-32
[5]   台风“韦帕”(0713)引发华东暴雨过程的诊断比较 [J].
余贞寿 ;
冀春晓 ;
倪东鸿 ;
楼丽银 .
气象科学, 2012, 32 (01) :101-109
[6]   “麦莎”远距离台风暴雨的排熵指数分析 [J].
李春虎 ;
罗哲贤 ;
张颖娴 ;
王咏青 ;
崔粉娥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8, (03) :381-388
[7]   冷空气入侵对0509号台风“麦莎”变性的作用 [J].
狄利华 ;
姚学祥 ;
解以扬 ;
寿绍文 ;
吕江津 ;
孟冬梅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8, (01) :18-25
[8]   一次远距离台风暴雨过程的熵流指数演变 [J].
张霞 ;
王咏青 ;
符长锋 ;
周建群 .
气象科学, 2007, (05) :522-529
[9]   高空槽对9711号台风变性加强影响的数值研究 [J].
李英 ;
陈联寿 ;
雷小途 .
气象学报, 2006, (05) :552-563
[10]   变形场锋生对0108登陆台风温带变性和暴雨形成作用的诊断分析 [J].
韩桂荣 ;
何金海 ;
樊永富 ;
邓华军 .
气象学报, 2005, (04) :8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