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两部类模型视角下的中国省域经济结构分析

被引:11
作者
赵峰 [1 ,2 ]
李彬 [1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调创新中心
关键词
马克思两部类模型; 省域经济结构; 产业结构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实现宏观经济稳步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马克思的两部类再生产模型是政治经济学分析经济结构的重要工具之一,能够科学地说明经济结构与资本构成、剩余价值率等因素的辩证关系,是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本文构建了一个从投入产出表到马克思两大部类表的映射模型,并基于2002年、2007年、2012年中国省级投入产出表,从中国省域经济单位的宏观经济结构的角度考察了区域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和区域差异,着重考察了其内在逻辑。经验数据表明,我国从2002年后进入了一个快速工业化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生产力的发展对整个产业结构的动态变化起着基础性的决定作用,同时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格局也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协调区域发展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马克思两大部类模型与中国经济的宏观结构:一个经验研究 [J].
赵峰 ;
赵翌辰 ;
李帮喜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17, (02) :73-81
[2]   论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J].
赵华荃 .
管理学刊, 2016, 29 (01) :10-16
[3]   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比例关系问题的探讨 [J].
刘国光 ;
王向明 .
中国社会科学, 1980, (04) :3-22
[4]  
产业结构分析的理论基础.[M].薛敬孝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
[5]  
两大部类对比关系研究.[M].王梦奎 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
[6]  
社会主义再生产和国民收入问题.[M].董辅睒 著.三联书店.1980,
[7]  
经济数学方法和模型.[M].[苏]涅姆钦诺夫(В·С·Немчинов) 著;乌家培;张守一 译.商务印书馆.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