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地区早中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22
作者
武广
李忠权
李之彤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埃达克质岩; 火山岩; 早中生代; 拆沉作用; 辽西;
D O I
10.19719/j.cnki.1001-6872.2003.03.011
中图分类号
P588.14 [喷出岩(火山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辽西地区早中生代火山岩的岩石共生组合为粗安岩—安山岩—英安岩—粗面英安岩 ,属于高钾钙碱性—钙碱性火山岩系。岩石总体上反映出高 Al、高 Na特点 ,Si O2 ≥5 6 .99% ,Al2 O3≥ 15 .16 % ,Na2 O/ K2 O≥ 1.13。其地球化学的显著特点是 :稀土元素分馏明显 (L a/ Yb≥ 14 .89,Yb≤ 1.90× 10 - 6 ) ;基本无 Eu负异常 (0 .78~ 0 .97) ;Y值较低 (≤17.5 1× 10 - 6 ) ;明显亏损 Rb,Th,Nb,P,Zr和 Ti,而富集 Ba,K,Sr及 REE,不同于正常岛弧钙碱性火山岩 ;火山岩的 Rb/ Sr≤ 0 .15 ,Sr/ Y≥ 35 .16 ,属于高 Sr低 Yb、低 Y岩石。火山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早中生代火山岩与埃达克岩十分类似 ,属埃达克质岩。铅、锶和钕同位素资料反映出火山岩的源岩较深 ,可能为古老的下地壳中 -基性变质岩部分熔融产物。辽西地区早中生代火山岩形成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 -超碰撞的陆内挤压环境 ,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没有直接关系 ,而与加厚地壳导致的下地壳拆沉作用密切相关。辽西地区早中生代埃达克质岩的确认对探讨辽西地区火山岩浆起源、壳幔相互作用及大陆动力学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埃达克岩的特征及其意义 [J].
张旗 ;
王焰 ;
刘伟 ;
王元龙 .
地质通报, 2002, (07) :431-435
[2]   辽西中侏罗世高Sr低Y型火山岩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J].
李伍平 ;
李献华 ;
路凤香 .
岩石学报, 2001, (04) :523-532
[3]   燕山期中国东部高原下地壳组成初探:埃达克质岩Sr、Nd同位素制约 [J].
张旗 ;
王元龙 ;
王焰 .
岩石学报, 2001, (04) :505-513
[4]   中国东部燕山期埃达克岩的特征及其构造-成矿意义 [J].
张旗 ;
王焰 ;
钱青 ;
杨进辉 ;
王元龙 ;
赵太平 ;
郭光军 .
岩石学报, 2001, (02) :236-244
[5]   一种新的火成岩——埃达克岩的研究综述 [J].
王强 ;
许继锋 ;
赵振华 .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02) :201-208
[6]   初论板内造山带 [J].
张长厚 .
地学前缘, 1999, (04) :295-308
[7]   中国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岩石学特征与盆地形成 [J].
赵海玲 ;
邓晋福 ;
陈发景 ;
胡泉 ;
赵世柯 .
现代地质, 1998, (01) :57-63
[8]   燕辽地区燕山期火成岩与造山模型 [J].
邓晋福,刘厚祥,赵海玲,罗照华,郭正府,李玉文 .
现代地质, 1996, (02) :137-148
[9]   东亚大地构造发展的重要转折 [J].
赵越,杨振宇,马醒华 .
地质科学, 1994, (02) :105-119
[10]   走滑构造及对中国东部中生代地质研究的意义 [J].
吴福元,葛文春,孙德有 .
世界地质, 1994, (01) :10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