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辽西地区早中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22
作者:
武广
李忠权
李之彤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埃达克质岩;
火山岩;
早中生代;
拆沉作用;
辽西;
D O I:
10.19719/j.cnki.1001-6872.2003.03.011
中图分类号:
P588.14 [喷出岩(火山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辽西地区早中生代火山岩的岩石共生组合为粗安岩—安山岩—英安岩—粗面英安岩 ,属于高钾钙碱性—钙碱性火山岩系。岩石总体上反映出高 Al、高 Na特点 ,Si O2 ≥5 6 .99% ,Al2 O3≥ 15 .16 % ,Na2 O/ K2 O≥ 1.13。其地球化学的显著特点是 :稀土元素分馏明显 (L a/ Yb≥ 14 .89,Yb≤ 1.90× 10 - 6 ) ;基本无 Eu负异常 (0 .78~ 0 .97) ;Y值较低 (≤17.5 1× 10 - 6 ) ;明显亏损 Rb,Th,Nb,P,Zr和 Ti,而富集 Ba,K,Sr及 REE,不同于正常岛弧钙碱性火山岩 ;火山岩的 Rb/ Sr≤ 0 .15 ,Sr/ Y≥ 35 .16 ,属于高 Sr低 Yb、低 Y岩石。火山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早中生代火山岩与埃达克岩十分类似 ,属埃达克质岩。铅、锶和钕同位素资料反映出火山岩的源岩较深 ,可能为古老的下地壳中 -基性变质岩部分熔融产物。辽西地区早中生代火山岩形成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 -超碰撞的陆内挤压环境 ,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没有直接关系 ,而与加厚地壳导致的下地壳拆沉作用密切相关。辽西地区早中生代埃达克质岩的确认对探讨辽西地区火山岩浆起源、壳幔相互作用及大陆动力学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0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