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困境背景下乡镇形式主义的生成逻辑

被引:21
作者
刘锐
机构
[1]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乡镇政府; 县乡关系; 基层治理; 形式主义;
D O I
10.16783/j.cnki.nwnus.2021.02.003
中图分类号
D261.3 [党的作风];
学科分类号
0308 ;
摘要
乡镇形式主义的产生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治理现代化带来三大变化,即中心工作增多、组织科层化、治理法治化。在总体性体制下,县级组织出于自保的考虑,合谋下沉事务治理责任。当前的中西部农村,村级治理能力普遍弱化,乡镇无法再向下甩包袱,被迫成为基层兜底主体。但是,乡镇治理资源同样匮乏,难以按要求完成任务。县级组织则加大督查的力度,强化问责压实属地责任,乡镇只能以形式主义方式回应,既对行政事务进行形式化应对,又对基层事务实施形式化治理。展望未来,如何在兼顾上级权威性与基层自主性之间找到平稳,既发挥基层灵活性又促进政策统一性,是治理乡镇形式主义的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以“迹”为“绩”:痕迹管理如何演化为痕迹主义 [J].
颜昌武 ;
杨华杰 .
探索与争鸣, 2019, (11) :111-121+159
[2]   折叠型治理及其展开:基层形式主义的生成逻辑 [J].
彭勃 ;
赵吉 .
探索与争鸣, 2019, (11) :92-101+158
[3]   府际关系视角下基层形式主义的本质与逻辑重思 [J].
文宏 ;
李慧龙 .
探索与争鸣, 2019, (11) :102-110+159
[5]   中西部县域的“去工业化”及其社会影响 [J].
安永军 .
文化纵横, 2019, (05) :79-87+143
[6]   “结对竞赛”: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一种新机制 [J].
黄晓春 ;
周黎安 .
社会, 2019, 39 (05) :1-38
[7]   内容形式化与形式内容化:精准扶贫工作形式主义的生成机制与深层根源 [J].
陈辉 ;
陈晓军 .
中国农村观察, 2019, (03) :52-63
[8]   基层治理的形式主义何以发生——从乡镇职能部门关系反思治理问题 [J].
杨华 .
文化纵横, 2019, (02) :53-60+143
[9]   乡村治理法治化的实践过程——基于P县砂石盗采治理的分析 [J].
吕德文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02) :110-116+168
[10]   县域治理中的党政体制:结构与功能 [J].
杨华 .
政治学研究, 2018, (05) :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