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时代网络犯罪的代际特征及刑法应对

被引:155
作者
刘艳红
机构
[1] 东南大学法学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网络犯罪; 法益侵害; 平台责任; 定罪标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网络犯罪与网络科技同步经历了web1.0到web2.0再到web3.0的迭代共生发展,并呈现出不同代际特征。不同于物理性的web1.0和web2.0时代,web3.0时代的最大特征是智能性,个性化、互动性和精准应用服务的网络空间也成为犯罪空间,各种新型犯罪层出不穷,同时又兼有1.0与2.0时代网络犯罪的特征。如何界定复杂的侵害法益、追责对象以及定罪标准,是web3.0时代网络犯罪对刑法适用的挑战。与之相适应,刑法理论应确立实质损害标准来解决侵犯网络空间秩序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具有法益侵害性结果为导向强化网络犯罪平台而非个人责任追究,以升维打击而非降维打击确立网络犯罪的定罪标准,从而有效解决web3.0时代网络犯罪及刑法规制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16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50 条
[21]  
网络环境下中国著作权刑事保护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杨彩霞, 2016
[22]  
Web3.0时代的服装网络营销[M]. 经济日报出版社 , 周易军, 2016
[23]  
走向科学的刑事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赵秉志, 2015
[24]  
犯罪的一般理论[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美) 戈特弗里, 2009
[25]  
德国刑法学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德)克劳斯·罗克辛(ClausRoxin)著, 2005
[26]  
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法院[2014]五法刑二初字第91号 .
[27]  
京0107刑初96号 .2 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 .
[28]   Web3.0及其教育应用探究 [J].
殷慧霞 .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8, (06) :163-165
[29]   责任论的基本问题 [J].
张明楷 .
比较法研究, 2018, (03) :1-19
[30]   基于用户意图理解的社交网络跨媒体搜索与挖掘 [J].
崔婉秋 ;
杜军平 ;
周南 ;
梁美玉 .
智能系统学报, 2017, 12 (06) :761-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