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盆地基岩潜山油藏裂缝型储层特征

被引:40
作者
肖淑蓉
张跃明
机构
[1] 石油大学!北京
[2] 辽河油田!辽宁新民
关键词
裂缝; 潜山油藏; 变质岩; 分维值; 辽河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辽河盆地裂缝型基岩潜山油藏的分布受早第三纪北东向伸展断层控制 ,储层主要为太古界混合花岗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浅粒岩、碎裂岩以及中元古界白云岩、石英砂岩。岩石储集空间以密集发育的微观裂缝系统为主 ,宏观裂缝系统主要起渗流通道作用。裂缝系统主要是在早第三纪及中生代拉张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 ,裂缝在垂向上的分布具有分带性。储集层裂缝的分维值大于 1 .2 ,而该值大于 1 .34为好储层 ,分维值大小与岩性和断层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构造应力场与低渗透油田开发 [J].
曾联波 ;
田崇鲁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3) :3-5
[2]   辽东湾-下辽河裂陷盆地的构造样式 [J].
漆家福 ;
陈发景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2, (03) :272-283
[3]   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应力场的演化与古潜山油气藏的形成 [J].
王同和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6, (03) :273-280
[4]   辽河裂谷盆地断裂演化序次和油气藏形成模式 [J].
陈义贤 .
石油学报, 1985, (02)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