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降解方法研究固体沥青——以川东北固体沥青为例

被引:5
作者
王涌泉
熊永强
李芸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选择性化学降解; 生物标志化合物; 固体沥青;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采用选择性化学降解方法并结合多种有机地球化学测定手段对川东北固体沥青的母质来源及成因进行了研究。与固体沥青中可溶有机质的对比结果表明,化学降解释放出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具有相对低的热演化程度,可以反映早期的母质特征。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和沥青反射率数据表明此类固体沥青经历了相对较高的热演化作用,并可能遭受了一定的生物降解。由生物标志化合物推测该样品固体沥青的母源以菌藻类低等水生生物为主,且沉积在一个具有一定咸度或水体较深的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609 / 61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塔里木盆地北部沙雅隆起雅克拉构造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生成、运移和聚集 [J].
胡伯良 ;
申建中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1990, (03) :232-247
[2]   川东北地区普光气田成藏模式研究 [J].
蔡立国 ;
饶丹 ;
潘文蕾 ;
张欣国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5) :42-47
[3]   川东北地区普光气田长兴—飞仙关气藏成藏模式与成藏过程 [J].
马永生 ;
傅强 ;
郭彤楼 ;
杨凤丽 ;
周祖翼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5) :35-41
[4]   川东北飞仙关组储层沥青与古油藏研究 [J].
谢增业 ;
田世澄 ;
魏国齐 ;
李剑 ;
张林 ;
杨威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3) :283-288
[5]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层沥青与天然气成藏过程 [J].
谢增业 ;
魏国齐 ;
李剑 ;
杨威 ;
张林 .
天然气工业, 2004, (12) :17-19+182
[6]   生物降解原油研究的新方法 [J].
朱军 ;
李术元 ;
郭绍辉 .
燃料化学学报, 2003, (01) :1-5
[7]   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储层中固体运移沥青的性质和成因 [J].
林峰 ;
王廷栋 ;
代鸿鸣 ;
王顺玉 ;
黄清德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1998, (03) :36-40
[8]  
陆相断陷盆地油气地质与勘探[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牟书令名誉主编, 2003
[9]  
Evi-dence for cammacerane as an indicator of water.Column Strati-fication. Sinninghe Damste J S,Kenig F,Koopmans M P,et al. Geochim et Cosmechim Acta . 1995
[10]  
指示沉积古环境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范璞. 生物、气体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研究年报 .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