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近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

被引:6
作者
谭秋 [1 ]
李阳兵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效应; 贵州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动态研究是一个关键而迫切的课题。本文依据覆盖贵州省20世纪90年代末5 a时间间隔的陆地卫星数据资料,研究了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并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揭示了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的转化过程;同时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衡量相应土地利用类型的相对生态价值,评价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省内各区域退耕还林与毁林开荒并存,区域间有明显的差异,整体景观尚处于波动状态。在1995~200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中,由于旱地、有林地、灌木林地、中低覆盖度荒草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相互间的频繁转换,各区域土地利用生态价值并未有明显的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滇西北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以云南省永胜县为例 [J].
彭建 ;
王仰麟 ;
张源 ;
李卫锋 ;
吴健生 ;
陈大为 .
地理学报, 2004, (04) :629-638
[2]   太仆寺旗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格局的动态模拟 [J].
邓祥征 ;
刘纪远 ;
战金艳 ;
赵涛 .
地理研究, 2004, (02) :147-156+281
[3]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景观变化特征分析——以河南省济源市为例 [J].
孟平 ;
贾宝全 ;
张劲松 ;
高峻 .
生态学报, 2004, (04) :825-830
[4]   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情景分析 [J].
张永民 ;
赵士洞 ;
P.H.Verburg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1) :29-37
[5]   应用线性光谱分离技术研究喀斯特地区土地覆被变化——以贵州省关岭县为例 [J].
万军 ;
蔡运龙 .
地理研究, 2003, (04) :439-446
[6]   基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沙漠化动态评估——以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为例 [J].
吴薇 ;
倪晋仁 ;
刘荣霞 ;
李振山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481-488
[7]   东南沿海低山丘陵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地域分异研究——以温州市为例 [J].
周生路 ;
黄劲松 .
土壤学报, 2003, (01) :37-45
[8]   土地利用的经济生态位分析和耕地保护机制研究 [J].
张侠 ;
葛向东 ;
濮励杰 ;
黄贤金 ;
彭补拙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6) :677-683
[9]   东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模式案例研究 [J].
林彰平 ;
刘湘南 .
生态学杂志, 2002, (06) :15-19
[10]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的GIS空间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J].
朱会义 ;
何书金 ;
张明 .
地理科学进展, 2001, (02) :10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