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动形状模型及模糊推理的驾驶疲劳检测

被引:18
作者
白中浩
焦英豪
白芳华
机构
[1] 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疲劳检测; 主动形状模型; 面部特征; 模糊推理系统;
D O I
10.19650/j.cnki.cjsi.2015.04.007
中图分类号
U463.6 [电气设备及附件]; U492.8 [公路运输安全技术];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提高基于单一特征检测算法的准确率和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个特征的驾驶员疲劳融合检测算法。选取能够直接反映驾驶员疲劳程度的2个面部特征(眼睛和嘴巴)对驾驶员状态进行综合判断。针对驾驶员头部多角度变化时导致面部特征定位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主动形状模型(ASM)人脸特征定位算法,应用12个ASM特征标记点,准确定位出眼睛和嘴部特征。针对疲劳程度三级分类(清醒、疲劳及严重疲劳)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推理系统的疲劳检测算法,根据人的经验,"智能"地判断疲劳程度,从而准确地量化疲劳这一模糊概念。实验结果对比表明,综合眼睛和嘴部信息,比采用单参数检测算法减少了误判的概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68 / 77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面部多特征融合的驾驶员疲劳检测方法 [J].
周云鹏 ;
朱青 ;
王耀南 ;
卢笑 ;
凌志刚 .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14, 28 (10) :1140-1148
[2]   驾驶状态实时监测系统设计 [J].
白金蓬 ;
黄英 ;
江宜舟 ;
马阳洋 ;
刘平 ;
刘彩霞 .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14, 28 (09) :965-973
[3]   基于图像识别的指针式温控仪智能检定系统 [J].
刘彦琴 ;
刘翔宇 ;
胡祥胜 ;
董青迅 ;
崔竟 .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14, 33 (08) :82-88
[4]   基于脑电图识别结合操纵特征的驾驶疲劳检测 [J].
王斐 ;
王少楠 ;
王惜慧 ;
彭莹 ;
杨乙丁 .
仪器仪表学报, 2014, 35 (02) :398-404
[5]   一种层级化的人眼检测方法 [J].
张静 ;
蔡乐 ;
刘安安 ;
高赞 ;
苏育挺 ;
张哲 .
电子测量技术, 2013, 36 (11) :39-42
[6]   一种应用语音多特征检测驾驶疲劳的方法 [J].
李响 ;
谭南林 ;
李国正 ;
郭然 .
仪器仪表学报, 2013, 34 (10) :2231-2237
[7]   长途客车驾驶员疲劳状态脑电特征分析 [J].
王福旺 ;
王宏 .
仪器仪表学报, 2013, 34 (05) :1146-1152
[8]  
嵌入式驾驶员状态检测算法的实现与优化[J]. 张旭,李亚利,陈晨,王生进,丁晓青.自动化学报. 2012(12)
[9]   基于FPGA的红外图像实时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J].
郭永彩 ;
苏渝维 ;
高潮 .
仪器仪表学报, 2011, 32 (03) :514-519
[10]   一种全天候驾驶员疲劳检测方法研究 [J].
陈勇 ;
黄琦 ;
刘霞 ;
张昌华 .
仪器仪表学报, 2009, 30 (03) :636-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