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不同山峪和海拔高度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居群挥发油成分的变化

被引:20
作者
刘雷
吴卫
郑有良
黄春燕
刘仁健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关键词
鱼腥草; 挥发油; 居群; 海拔; 生态因子; 土壤养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7.239 [];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分布于峨眉山不同山峪不同海拔(500~1800m)的17个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居群及生长地土样作为试验材料,按土壤农化分析常规方法对土壤pH值及土壤营养元素进行测定,用水蒸馏法提取植株地上部分的挥发油,并用GC-MS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含量。结果显示:峨眉山鱼腥草生长地土壤肥力水平较高,对鱼腥草的生长极为有利。从所有居群中共鉴定出35种化合物,各居群挥发油成分组成及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月桂烯作为四个山峪唯一共有的主要成分在各居群中均能检测到,且在各居群中的平均含量最高。乙酸龙脑酯和trans-β-罗勒烯的含量与海拔高度间分别存在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的结果表明,不同山峪以及海拔高度对各居群挥发油成分和含量有显著影响。通过偏相关分析发现土壤微量元素对鱼腥草挥发油共有成分合成与积累的作用大于大量元素,微量元素中以有效钼的影响最为显著,大量元素中以速效钾的影响最为显著。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了对挥发油共有成分含量影响显著的土壤营养元素。
引用
收藏
页码:2239 / 225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道地药材的产地适宜性研究 [J].
索风梅 ;
陈士林 ;
任德权 .
中国中药杂志, 2005, (19) :9-12
[2]   穗产人工栽培鱼腥草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J].
李晓蒙 ;
徐位良 ;
何新荣 .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4, (01) :7-8+13
[3]   缬草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含量影响因素探讨 [J].
薛存宽 ;
蒋鹏 ;
沈凯 ;
李颖 ;
曾玲 .
中草药, 2003, (09) :14-16
[4]   鱼腥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J].
曾虹燕 ;
蒋丽娟 ;
张英超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3, (03) :50-52
[5]   有机质谱学在中药鱼腥草研究中的应用 [J].
曾志 ;
石建功 ;
曾和平 ;
赖闻玲 .
分析化学, 2003, (04) :399-404
[6]   鱼腥草氮、磷、钾营养吸收和累积特性初探 [J].
吴卫 ;
郑有良 ;
杨瑞武 ;
马勇 ;
陈远学 ;
任方伟 .
中国中药杂志, 2001, (10) :28-30
[7]   华山新麦草自然居群沿海拔梯度的遗传分化 [J].
赵利锋 ;
李珊 ;
潘莹 ;
阎桂琴 ;
赵桂仿 .
西北植物学报, 2001, (03) :391-400
[8]   峨眉山蕺菜属药用植物一新种 [J].
祝正银 ;
张士良 .
植物研究, 2001, (01) :1-2
[9]   杜仲叶有效成分的地理学研究(Ⅰ) [J].
王亚琴 .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0, (03) :173-176
[10]   杜仲叶次生代谢物生态学研究初报 [J].
张康健 ;
王亚琴 ;
马希汉 ;
王蓝 ;
张檀 .
林业科学, 1999, (06) :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