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长江三角洲第一古土壤层的孢粉、藻类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8
作者
:
覃军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覃军干
吴国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吴国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邓兵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从先
机构
: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来源
:
科学通报
|
2002年
/ 17期
关键词
:
长江三角洲;
古土壤层;
孢粉;
藻类;
古环境;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531 [古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通过对上海CY孔晚第四纪沉积样品的孢粉和藻类分析,从长江三角洲地区古土壤层中分析出较丰富的孢粉、藻类化石。共鉴定得孢粉、藻类55个科属,根据其组合特征,进一步讨论了古土壤层形成时的环境,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古土壤成因研究提供了生物化石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古土壤的形成主要受到水流作用。古土壤层中环纹藻与陆生草本植物花粉含量互为消长的孢粉、藻类组合序列,证明了该地区古土壤形成期间曾经历水泛和水退的环境交替。水泛时期环纹藻大量发育,而到了水退期,暴露的陆区发育陆生草本植物,这也反映了本区古土壤形成时环境条件多变,造成了古土壤成土特征的多期性。化石组合中海水生沟鞭藻以低含量存在,表明CY孔所在地区在古土壤母质沉积时曾受到海水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347 / 135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古土壤发育的阶段性
陈庆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开放实验室!上海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
陈庆强
李从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开放实验室!上海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
李从先
[J].
科学通报,
1998,
(23)
: 2557
-
2559
[2]
末次冰期苏北平原和东延海区的风尘黄土沉积
郑祥民,严钦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
郑祥民,严钦尚
[J].
第四纪研究,
1995,
(03)
: 258
-
266
[3]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古土壤中的植物硅酸体及其古环境意义
刘宝柱,李从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
刘宝柱,李从先
业治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
业治铮
[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5,
(02)
: 17
-
24
[4]
太湖形成演变与现代沉积作用
孙顺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
孙顺才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伍贻范
[J].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7,
(12)
: 1329
-
1339
[5]
中国东部海域更新世晚期的藻类、孢粉组合与古环境变迁[J]. 王开发,张玉兰,蒋辉.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7(08)
[6]
长江三角洲南翼全新世地层和海侵
李从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
李从先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闵秋宝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和平
[J].
科学通报,
1986,
(21)
: 1650
-
1653
[7]
长江三角洲第四纪孢粉组合及其地层、古地理意义
王开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
王开发
张玉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
张玉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蒋辉
韩信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
韩信斌
[J].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4,
(04)
: 485
-
496+557
[8]
长江三角洲及海域风尘沉积与环境[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郑祥民等著, 1999
[9]
长江晚第四纪河口地层学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李从先等著, 1998
[10]
中国淡水藻类[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胡鸿钧等 编著, 1980
←
1
→
共 10 条
[1]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古土壤发育的阶段性
陈庆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开放实验室!上海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
陈庆强
李从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开放实验室!上海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
李从先
[J].
科学通报,
1998,
(23)
: 2557
-
2559
[2]
末次冰期苏北平原和东延海区的风尘黄土沉积
郑祥民,严钦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
郑祥民,严钦尚
[J].
第四纪研究,
1995,
(03)
: 258
-
266
[3]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古土壤中的植物硅酸体及其古环境意义
刘宝柱,李从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
刘宝柱,李从先
业治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
业治铮
[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5,
(02)
: 17
-
24
[4]
太湖形成演变与现代沉积作用
孙顺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
孙顺才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伍贻范
[J].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7,
(12)
: 1329
-
1339
[5]
中国东部海域更新世晚期的藻类、孢粉组合与古环境变迁[J]. 王开发,张玉兰,蒋辉.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7(08)
[6]
长江三角洲南翼全新世地层和海侵
李从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
李从先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闵秋宝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和平
[J].
科学通报,
1986,
(21)
: 1650
-
1653
[7]
长江三角洲第四纪孢粉组合及其地层、古地理意义
王开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
王开发
张玉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
张玉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蒋辉
韩信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
韩信斌
[J].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4,
(04)
: 485
-
496+557
[8]
长江三角洲及海域风尘沉积与环境[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郑祥民等著, 1999
[9]
长江晚第四纪河口地层学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李从先等著, 1998
[10]
中国淡水藻类[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胡鸿钧等 编著, 1980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