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棉抗黄萎病基因SSR标记研究

被引:29
作者
甄瑞
王省芬
马峙英
张桂寅
王雪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作物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混合分组分析法(BSA); 分子标记; SSR;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2 [棉];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高抗黄萎病的海岛棉品种Pima 90-53和高感黄萎病的陆地棉品种中棉所8号的182个F2单株为标记群体,在田间病圃中鉴定F2单株,并通过培养室人工接菌法鉴定F2:3家系,以进一步确定相应F2单株的抗病性,经χ2c适合性测验,抗病、感病植株比例符合3∶1。采用混合分组分析法(BSA)对768对SSR引物进行筛选,发现引物BNL2440和BNL3255在抗、感DNA池呈现多态性,其中BNL3255在抗、感DNA池之间扩增出一条大小为208bp的多态性片段,定名为BNL3255-208。以Mapmaker/Exp(Version3.0b)软件分析F2单株检测结果,BNL3255-208标记与棉花黄萎病抗性位点之间的遗传距离为13.7 cM。
引用
收藏
页码:269 / 27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抗枯、黄萎病陆地棉材料分子水平的遗传差异评价 [J].
温小杰 ;
马峙英 ;
王省芬 ;
张桂寅 ;
李喜焕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5) :936-943
[2]   棉花黄萎病抗性基因SSR标记研究 [J].
杜威世 ;
杜雄明 ;
马峙英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20-24
[3]   棉花抗黄萎病基因的QTL定位 [J].
高玉千 ;
聂以春 ;
张献龙 .
棉花学报, 2003, (02) :73-78
[4]   陆地棉和海岛棉的黄萎病抗性遗传研究 [J].
房卫平 ;
祝水金 ;
季道藩 .
棉花学报, 2003, (01) :3-7
[5]   棉花抗黄萎病的RAPD标记 [J].
房卫平 ;
许守明 ;
孙玉堂 ;
唐中杰 ;
王家典 .
河南农业科学, 2001, (09) :11-13
[6]   海岛棉品种抗黄萎病遗传规律初步研究 [J].
齐俊生 ;
马存 ;
赵良忠 ;
刘素恩 .
棉花学报, 2000, (04) :169-171+179
[7]   不同来源海岛棉品种黄萎病抗性遗传研究 [J].
马峙英 ;
王省芬 ;
张桂寅 ;
刘叔倩 ;
孙济中 ;
刘金兰 .
作物学报, 2000, (03) :315-321
[8]   我国棉花黄萎病菌类型分化及培养特性研究 [J].
石磊岩 ;
王波 ;
文学 .
植物保护学报, 1993, (03) :247-252
[9]   Wide coverage of the tetraploid cotton genome using newly developed microsatellite markers [J].
Nguyen, TB ;
Giband, M ;
Brottier, P ;
Risterucci, AM ;
Lacape, JM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04, 109 (01) :167-175
[10]  
棉花抗黄萎病遗传及分子标记研究.[D].王红梅.华中农业大学.2005,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