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次大暴雨过程两个强降水时段的诊断分析与数值模拟

被引:3
作者
高琦 [1 ]
徐明 [2 ]
苟阿宁 [1 ]
机构
[1] 武汉中心气象台
[2]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暴雨; 强降水; 云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NCEP/NCAR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和加密观测资料以及FY-2C TBB资料,对2008年8月28—30日湖北大暴雨过程两个强降水时段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中尺度对流系统进行诊断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的模拟结果对影响大暴雨过程两个强降水时段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和其他物理量场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湖北大暴雨过程存在明显的两个降水增强阶段,它们发生与结束的时间近乎一致,并且第二阶段的强降水比第一阶段强度更大;强降水第一阶段是由低涡切变与地面暖湿气流影响造成的,强降水第二阶段是由低涡切变、中低纬短波槽和地面冷空气共同影响造成的。两个强降水时段逐小时降水与云团特征表明,雨团与云团的活动规律一致,其增幅均出现在晚间至凌晨。同时表明,β中尺度对流云团与暴雨过程关系密切;暖切变线自南向北影响第一时段降水增幅,西南涡中伸展出的冷切变线自西至东影响第二时段降水增幅,模式结果证明由冷切变线引起的第二时段降水增幅更大;两个强降水时段雨区上空均有较强的能量,强的水汽通量辐合贯穿整个降水过程;地面降水中心与其上空湿位涡大值中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一次西南涡特大暴雨的中尺度诊断分析
    辜旭赞
    徐明
    [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 28 (04) : 1 - 7
  • [2] WRF模式对舟曲“0808”特大泥石流暴雨的数值模拟
    李安泰
    何宏让
    张云
    [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 28 (02) : 54 - 59
  • [3] 一次鄂西地区暴雨过程中地形敏感性试验研究
    姚昊
    潘晓滨
    臧增亮
    [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05) : 61 - 66
  • [4] 湖北梅雨期暴雨的中尺度系统及其模拟分析
    徐双柱
    邹立维
    刘火胜
    毛以伟
    [J]. 高原气象, 2008, (03) : 567 - 575
  • [5] AREM3.0模式对“5.31”天气过程的模拟分析
    周慧
    李象玉
    黎祖贤
    雷正翠
    朱国强
    [J]. 热带气象学报, 2008, (01) : 88 - 93
  • [6] 长江中游一次中β低涡暴雨的数值模拟分析
    廖移山
    闵爱荣
    李武阶
    [J]. 高原气象 , 2007, (01) : 187 - 196
  • [7] 梅雨期暴雨个例模拟及其中小尺度结构特征分析研究
    孙晶
    楼小凤
    胡志晋
    赵思雄
    [J]. 大气科学, 2007, (01) : 1 - 18
  • [8] 河南特强暴雨β中尺度流场发展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
    廖移山
    张兵
    李俊
    李武阶
    宇如聪
    [J]. 气象学报, 2006, (04) : 500 - 509+537
  • [9] “6.29”淮河暴雨过程β-中尺度系统结构特征的数值模拟分析
    廖移山
    李武阶
    闵爱荣
    王叶红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4) : 421 - 430
  • [10] 1998年7月22日长江中游中β低涡的数值模拟及分析
    徐亚梅
    高 坤
    [J]. 气象学报, 2002, (01) : 85 -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