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布和沙漠沿黄河区域下垫面特征及风沙活动观测

被引:20
作者
杜鹤强
薛娴
孙家欢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风效应; 沙; 侵蚀; 沙丘形态; 粒度特征; 输沙率; 风沙流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31.3 [沙漠地貌学、干燥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为明确乌兰布和沙漠沿黄河区域下垫面特征与风沙活动特点,该文对该地区的沙丘形态、粒度特征、风速、输沙率与风沙流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横向沙丘平均宽-高比约为12.75。沙丘表面平均粒径与分选系数呈现出由丘间地至落沙坡逐渐减小的趋势,偏度则呈现出增大趋势。沙丘各部位粒度累计分布曲线均为正偏、单峰态分布。在净风与起沙风环境下,仅丘间地与沙丘顶部风速廓线呈对数形式分布;迎风坡坡脚处风速廓线多呈幂函数分布;落沙坡与背风坡坡脚处风速廓线分布形式不统一。无论在高风能环境下还是低风能环境下,从丘间地至背风坡坡脚,沙丘断面近地表风速呈减小(至迎风坡坡脚),增大(迎风坡坡脚至丘顶),再减小(丘顶至落沙坡),再增大(落沙坡至背风坡坡脚)趋势。沙丘顶部是风沙活动最为强烈的部位,沙丘各部位90%以上的输沙量集中到10cm高度以下;沙丘各部位的风沙流结构均服从三次函数分布。最后,该文针对该区域下垫面与风沙活动的特点和危害,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期对该区域风沙危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56 / 16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新月形沙丘表面风速廓线与风沙流结构变异研究 [J].
杜鹤强 ;
韩致文 ;
王涛 ;
孙家欢 .
中国沙漠, 2012, 32 (01) :9-16
[2]   黄河内蒙古段乌兰布和沙漠入黄风积沙监测研究 [J].
何京丽 ;
张三红 ;
崔崴 ;
郭建英 ;
母吉君 ;
陈全才 ;
张俊 .
中国水利, 2011, (10) :46-48
[3]   南疆铁路风沙流结构特征研究 [J].
李凯崇 ;
蒋富强 ;
薛春晓 ;
杨印海 ;
葛盛昌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1, (05) :67-71
[4]   旱作农田近地表风沙运动与防风蚀效果 [J].
孙悦超 ;
麻硕士 ;
陈智 ;
赵永来 ;
崔红梅 .
农业机械学报, 2011, 42 (01) :54-58
[5]   青藏铁路沱沱河路段流场特征及沙害形成机理 [J].
张克存 ;
牛清河 ;
屈建军 ;
韩庆杰 .
干旱区研究, 2010, 27 (02) :303-308
[6]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半固定沙垄表面风速变化规律研究 [J].
盖世广 ;
王雪芹 ;
万金平 ;
吴涛 ;
郭恒旭 ;
全永威 ;
金兴强 .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04) :30-34
[7]   风沙对黄河内蒙古河段河道淤积泥沙的影响 [J].
杨根生 ;
拓万全 .
西北水电, 2004, (03) :44-49
[8]   塔克拉玛干沙漠风沙运动若干特征观测研究 [J].
韩致文 ;
董治宝 ;
王涛 ;
陈广庭 ;
颜长珍 ;
姚正毅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3) :255-263
[9]   沙坡头地区新月形沙丘粒度特征 [J].
哈斯 ;
王贵勇 .
中国沙漠, 2001, (03) :57-61
[10]   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横向沙丘粒度变化及其与坡面形态的关系 [J].
哈斯 ;
王贵勇 .
中国沙漠, 1996, (03) :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