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前深度偏移在复杂构造成像研究中的应用——以川东三岔坪高陡构造为例

被引:4
作者
陈骁 [1 ]
董霞 [2 ]
曾鸣 [1 ]
屠志慧 [1 ]
孔令霞 [1 ]
韩嵩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不详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三岔坪构造; 叠前深度偏移; 绕射点; 低信噪比; 实体建模; 速度模型; 成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四川盆地东部三岔坪高陡构造由于经历复杂构造运动,地表出露岩性变化大,激发接收条件差,造成地震资料信噪比低,成像效果较差。针对以上问题,将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应用于该复杂构造成像研究。在叠前常规处理和叠前时间偏移的基础上,利用已有测井、地质等资料,建立实体模型,并通过区域层速度填充该实体模型,从而建立起了高精度的速度模型;得到的叠前深度偏移结果,其剖面断点更清晰,绕射归位合理,信噪比较高,构造形态清楚,成像效果较好;进一步与某实钻井位数据进行比对,误差较小,说明处理结果真实可靠。结论认为:当速度存在剧烈的横向变化、速度分界面非水平层状时,只有叠前深度偏移能够实现共反射点的叠加和绕射点的归位,使地震资料正确成像;在叠前深度偏移过程中,建立高精度的速度模型非常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勘探中的关键地震技术 [J].
帕尔哈提 ;
钱根宝 ;
蒋在超 ;
Shakir Shamshy ;
肖立新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1 (05) :31-36+196
[2]   叠前深度偏移及应用研究 [J].
刘素芹 ;
何旭莉 ;
何潮观 ;
仝兆岐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1 (04) :35-37+199
[3]   南大巴山造山带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方向 [J].
胡明 ;
陈蓉 ;
陈华生 ;
邓绍强 ;
常健民 .
天然气工业, 2008, 28 (11) :26-28+134
[4]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应用与进展 [J].
王喜双 ;
梁奇 ;
徐凌 ;
曹孟起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7, (06) :727-733+610
[5]   山前带地震数据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 [J].
程玖兵 ;
刘玉柱 ;
马在田 ;
陶正喜 ;
李亚林 .
天然气工业, 2007, (02) :38-39+48+149
[6]   川东三岔坪潜伏构造石炭系储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J].
蔡正旗 ;
蔡矿 ;
徐志明 ;
刘宏 ;
朱轶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6) :715-718
[7]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在复杂断裂区的应用 [J].
张建伟 ;
强芳青 ;
贺振华 ;
黄德济 .
天然气工业, 2004, (03) :52-54+137
[8]   大巴山南缘中岗岭—黑楼门剪切断裂带识别及其勘探实践中的意义 [J].
韩应钧 ;
丁玉兰 .
天然气工业, 2002, (S1) :40-44+9
[9]   大巴山前缘含油气构造条件 [J].
张庆龙,卢华复,何建坤,朱斌 .
天然气工业, 1995, (04) :5-9+107-108
[10]  
地震成像技术[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马在田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