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巴山造山带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方向

被引:6
作者
胡明
陈蓉
陈华生
邓绍强
常健民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构造特征; 变形(地质); 油气勘探; 造山运动; 大巴山; 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在四川盆地东北部南大巴山地区寻找新的油气勘探领域,打开造山带前缘油气勘探的新局面,采用现代构造地质分析方法,根据野外地质调查资料,结合研究区内其他相关基础地质资料,对研究区的构造基本变形样式的几何学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研究区构造形迹的变形机制和成因,发现区内存在多种形式的褶皱构造样式和断层系统,并且它们在横向上具有不均匀性,垂向上具有多个推覆体,呈叠瓦状分布,向下变缓交于震旦系主滑脱层面,从而决定了研究区未来油气勘探方向应该在毛垭断层西南侧靠近四川盆地一带。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28+134 +13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四川盆地动力学演化与油气前景探讨 [J].
毛琼 ;
邹光富 ;
张洪茂 ;
金辉 ;
黄海波 .
天然气工业, 2006, (11) :7-10+167
[2]   四川盆地东北部构造式样分析及天然气勘探方向 [J].
胡明 ;
沈昭国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6) :706-709
[3]   四川盆地找油方向探讨 [J].
王金琪 .
天然气工业, 2004, (04) :15-18+3
[4]   东秦岭—大巴山逆冲推覆构造与油气远景 [J].
高长林 ;
刘光祥 ;
张玉箴 ;
吉让寿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3, (S1) :523-531
[5]   东秦岭造山带南缘北大巴山构造反转及其动力学 [J].
何建坤 ;
卢华复 ;
朱斌 .
地质科学, 1999, (02) :14-28
[6]   南大巴山冲断构造及其剪切挤压动力学机制附视频 [J].
何建坤 ;
卢华复 ;
张庆龙 ;
朱斌 .
高校地质学报, 1997, (04) :419-428
[7]  
四川盆地形成与演化[M]. 地质出版社 , 郭正吾等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