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材料发展状况

被引:35
作者
毛雪平
王罡
马志勇
机构
[1] 华北电力大学,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汽轮机; 高温部件; 高温性能; 材料;
D O I
10.19725/j.cnki.1007-2322.2005.01.014
中图分类号
TK265 [材料];
学科分类号
080704 ;
摘要
超临界或超超临界机组是未来我国火力发电机组发展的趋势。发展超临界或超超临界机组的关键之一在于高温部件材料的研制, 特别是重要高温部件材料的研制。本文详细介绍了美国、日本、欧洲等科技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超超临界压力汽轮发电机组材料研究方面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 其研究成果为蒸汽温度在 650℃的汽轮发电机组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分析比较后指出改善高温材料性能的措施为: 1、通过改进化学成分能提高高温部件材料的组织稳定性; 2、改进化学成分能改善高温部件材料的疲劳性能; 3、采用先进的冶炼技术(VCD、ESR)能使改进成分材料中杂质的含量保持在最低水平, 从而提高了材料的高温综合性能。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超超临界汽轮机技术研究的新进展 [J].
史进渊 ;
杨宇 ;
孙庆 ;
崔琦 ;
张兆鹤 .
动力工程, 2003, (02) :2252-2257
[2]   关于600MW级超临界机组蒸汽参数的选择分析 [J].
李续军 ;
苗迺金 ;
高景辉 .
上海汽轮机, 2003, (01) :58-62
[3]   超临界火电技术及其发展 [J].
苗迺金 ;
危师让 ;
不详 .
热力发电 , 2002, (05) :2-5+15
[4]   日本橘湾火力发电厂超超临界(suc)机组概要 [J].
吴美艳 .
山东电力技术, 2002, (02) :80-82
[5]   超临界化——优化我国火电结构应从这里起步 [J].
宋之平 .
中国工程科学, 2002, (02) :22-27+41
[6]   火力发电可持续发展新技术 [J].
黄其励 .
中国电力, 2002, (01) :12-16
[7]   国产超临界600MW汽轮机选用材料探讨 [J].
李军 .
华中电力, 2001, (02) :69-70
[8]   我国超临界汽轮机组选材及国产化分析 [J].
黄蓉 .
汽轮机技术, 2001, (01) :9-13+23
[9]   我国火电超临界机组的材料 [J].
林富生 .
动力工程, 1991, (01) :52-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