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间草地火烧后群落地上生物量结构的变化

被引:8
作者
周道玮
祝玲
张宝田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国家草地生态工程实验室
关键词
草地; 火烧; 生物量; 群落;
D O I
10.13287/j.1001-9332.1996.0056
中图分类号
Q948.157 [];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不同时间草地火烧后,群落地上生物量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最明显的是火烧地各层没有立枯体组分,未烧地立枯体随季节推迟逐渐转向下层.火烧地茎矮化,各层段叶生物量皆高于未烧地,未烧地各层段茎叶比例高于火烧地.火烧地的光线通透系数高于未烧地.
引用
收藏
页码:280 / 28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羊草种群地上部生物量形成规律的探讨 [J].
李月树 ;
祝廷成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3, (04) :289-298
[2]   吉林省长岭种马场附近草原的类型、动态及其生态分布规律 [J].
李建东 ;
刘建新 .
吉林农业科学, 1981, (03) :7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