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油厂分季节VOCs组成及其臭氧生成潜势分析

被引:33
作者
程水源 [1 ]
李文忠 [1 ]
魏巍 [1 ]
李国昊 [1 ]
王海燕 [1 ]
蒋翠珍 [2 ]
周颖 [1 ]
机构
[1]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2] 中石化环境保护技术中心
关键词
石化行业; 炼油厂; 挥发性有机物(VOCs); 臭氧生成潜势; 变化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42 [石油炼制];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为了解石化炼油厂地区的VOCs化学物种的浓度特征,在炼油厂厂界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VOCs样品采集分析工作,获得了不同季节炼油厂厂界VOCs化学组分的体积分数.研究发现:在检出的50余种VOCs中,C3~C8化合物占总体积分数的80%以上,其中烷烃贡献在50%以上.此外,研究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对石化炼油厂排放的VOCs臭氧生成敏感性特征进行了量化分析,计算获得各VOCs物种的臭氧生成潜势,结果表明:虽然炼油厂厂界的烷烃体积分数比烯烃高,但炼油厂厂界大气臭氧生成潜势最大是烯烃,其对炼油厂厂界臭氧的生成贡献在53%以上.
引用
收藏
页码:438 / 444+465 +46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上海城区典型臭氧污染VOCs特征及潜势分析 [J].
崔虎雄 ;
吴迓名 ;
段玉森 ;
高松 ;
王东方 ;
包权 ;
伏晴艳 .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1, (S1) :18-23
[2]   上海市区非甲烷有机化合物(NMOCs)的观测分析 [J].
冉靓 ;
赵春生 ;
耿福海 ;
彭丽 ;
周广强 ;
俞琼 ;
许建明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6 (02) :199-206
[3]  
北京奥运时段VOCs浓度变化、臭氧产生潜势及来源分析研究[J]. 吴方堃,王跃思,安俊琳,张俊刚.环境科学. 2010(01)
[4]   杭州典型区域C2-12质量浓度变化及臭氧潜势量分析 [J].
洪盛茂 ;
焦荔 ;
何曦 ;
徐鸿 ;
孙鸿良 ;
黄晓东 ;
陈林 .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22 (08) :938-943
[5]   京津地区大气中非甲烷烃(NMHCs)质量浓度水平和反应活性研究 [J].
张俊刚 ;
王跃思 ;
王珊 ;
吴方堃 ;
毛婷 .
环境科学研究, 2008, (05) :158-162
[6]   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分析方法研究 [J].
王跃思 ;
孙扬 ;
徐新 ;
修天阳 ;
王迎红 .
环境科学, 2005, (04) :18-23
[7]   珠江三角洲大气环境VOCs的时空分布特征 [J].
王伯光 ;
张远航 ;
邵敏 .
环境科学, 2004, (S1) :7-15
[8]   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光化学臭氧生成潜势的数值模拟研究 [J].
朱彬 ;
李子华 ;
肖辉 ;
黄美元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0, (03) :338-345
[9]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in pesticide formulations: Methods to estimate 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J] . Mazyar Zeinali,Laura L. McConnell,Cathleen J. Hapeman,Anh Nguyen,Walter F. Schmidt,Cody J. Howard.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2011 (14)
[10]  
An estimate of regional and global O 3 damage from precursor NO x and VOC emissions[J] . A. Rabl.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 199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