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麦轮作田改为菜地后生化指标的变化

被引:29
作者
张华勇
尹睿
黄锦法
林先贵
曹志洪
王俊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浙江省嘉兴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关键词
稻麦轮作; 蔬菜露地; 大棚蔬菜保护地; 土壤酶活性;
D O I
10.13758/j.cnki.tr.2005.02.012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初步分析比较了位于长江三角洲嘉兴市的3种主要土壤类型漏水型水稻土、爽水型水稻土和囊水型水稻土由稻-麦(油菜)轮作田改为多年连作保护地菜田后一些生物化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由稻麦轮作田改为蔬菜露地和大棚蔬菜保护地后都可引起土壤的酸化,pH下降程度随土壤类型不同而有别,其中漏水型水稻土和爽水型水稻土由稻麦轮作田改为大棚蔬菜保护地后pH下降最为强烈,分别下降1.96和1.87个单位。与稻-麦(油菜)轮作土壤相比,蔬菜露地和大棚蔬菜保护地土壤脱氢酶活性都显著降低,其中后者降低程度远大于前者;土壤转化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这些结果说明由稻麦轮作田改为多年连作蔬菜露地和大棚蔬菜保护地后引起土壤微生物活性的下降,从而影响土壤生物化学过程,进而影响土壤的健康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82 / 18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