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遥感动态监测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18
作者
刘芳 [1 ,2 ]
张增祥 [1 ]
汪潇 [1 ]
魏显虎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村居民点用地; 动态监测; 时空特征; 景观特征; 驱动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遥感与G IS技术,利用多源遥感数据(陆地卫星MSS、TM或ETM+影像,"北京一号"小卫星数据)提取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结合DEM数据对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现状及区位意义进行分析,将北京市重新分区。分3个时间段(1978年9月1995年4月、1995年5月2000年3月、2000年4月2005年11月)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北京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动态监测。引入多项指标对北京全市及各区、县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时空变化特征与景观特征分析。选取14项社会、经济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分析影响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驱动力,对于农村的合理规划具有导向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区域农用地变化遥感调查技术框架研究 [J].
裴志远 ;
张松岭 ;
吴全 ;
刘海启 .
国土资源遥感, 2008, (02) :48-50+55
[2]   黑河下游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时空特征分析 [J].
潘竟虎 ;
刘普幸 .
国土资源遥感, 2008, (02) :84-87+98
[3]   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基于湖北仙桃市的实证 [J].
胡贤辉 ;
杨钢桥 ;
张霞 ;
邱杰 .
资源科学, 2007, (03) :191-197
[4]   农村居民点用地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以青岛市为例 [J].
李晓刚 ;
欧名豪 ;
许恒周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6, (03) :27-32
[5]   内蒙古森林草原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特征分析 [J].
张峰 ;
王桥 ;
王文杰 ;
申文明 ;
罗海江 ;
刘晓曼 .
资源科学, 2006, (03) :52-58
[6]   江汉平原耕地数量变化驱动机制分析——以仙桃市为例 [J].
胡贤辉 ;
杨钢桥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1) :35-38
[7]   东南丘陵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以衡阳市为例 [J].
莫宏伟 ;
任志远 ;
谢红霞 ;
不详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4, (06) :551-556
[8]   基于GIS的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分析 [J].
田光进 .
遥感信息, 2003, (02) :32-35
[9]   安徽省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J].
龙花楼 ;
王文杰 ;
翟刚 ;
刘松 ;
张清春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 (06) :526-530
[10]   基于遥感与GIS的农村居民点景观特征比较 [J].
田光进 .
遥感信息, 2002, (04) :31-3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