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湖库蓝藻水华形成机理

被引:20
作者
王小艺
唐丽娜
刘载文
崔莉凤
许继平
赵晓平
机构
[1] 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城市湖库蓝藻水华; 形成机理; 正交试验; 粗糙集理论; 粒子群算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水华防治是水环境污染治理的重点,而对水华形成机理的深入把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对城市湖库蓝藻水华形成过程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室模拟城市湖库蓝藻水华形成的整个过程,结合正交试验方法和粗糙集理论获取影响城市湖库蓝藻水华形成的关键因子——溶解氧、温度、光照、氮、磷,作为蓝藻水华形成机理建模的输入参量,以叶绿素a作为城市湖库蓝藻水华形成的表征指标,根据相互之间的作用机制构建了适合于描述城市湖库蓝藻水华形成过程的机理模型,同时通过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机理模型中涉及的参数如蓝藻最大生长率、光半饱和常数、光系数、氨氮半饱和常数、溶解氧半饱和系数、蓝藻最大死亡率以及净损失率等进行非线性优化率定,提高了城市湖库蓝藻水华形成机理模型的适用性及有效性,为深入研究蓝藻水华形成机理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492 / 149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太湖磷循环的生态动力学模拟研究 [J].
谢兴勇 ;
祖维 ;
钱新 .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 (05) :858-862
[2]   粒子群优化算法综述 [J].
黄磊 .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0, (05) :197-199
[3]   基于复杂网络同步特征的水华暴发数值模型 [J].
湛敏 ;
吴锐 ;
雷惊雷 ;
李凌杰 ;
刘信安 .
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9 (10) :2224-2230
[4]   粗糙集理论与应用研究综述 [J].
王国胤 ;
姚一豫 ;
于洪 .
计算机学报, 2009, 32 (07) :1229-1246
[5]   一种新的信息系统属性约简算法 [J].
高学东 ;
丁军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7, (01) :131-136
[6]   太湖藻类生长模型研究 [J].
许秋瑾 ;
秦伯强 ;
陈伟民 ;
陈宇炜 ;
高光 .
湖泊科学, 2001, (02) :149-157
[7]   太湖梅梁湾藻类生态模拟与蓝藻水华治理对策分析 [J].
刘元波 ;
陈伟民 ;
范成新 ;
季江 ;
高锡芸 ;
陈宇炜 .
湖泊科学, 1998, (04) :53-59
[8]   风场对藻类在太湖中迁移影响的动力学研究 [J].
朱永春 ;
蔡启铭 .
湖泊科学, 1997, (02) :15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