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北部采煤塌陷区土壤与植被损害过程及机理分析

被引:77
作者
王双明 [1 ,2 ]
杜华栋 [1 ,2 ]
王生全 [1 ]
机构
[1]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2] 西安科技大学煤炭绿色开采地质保障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神木北部矿区; 采煤塌陷; 土壤质量; 植被演替; 耦合模型;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6.5041
中图分类号
TD88 [矿区复田];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81901 ;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对神木北部矿区塌陷1,2,5,10 a和未塌陷区植物群落调查和土壤因子的测试,采用因子分析法评价不同塌陷年限下土壤质量和植被群落结构优劣,同时利用冗余和聚类分析研究植物与土壤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演变过程,并基于植被—土壤耦合模型判定不同塌陷年限土壤因子与植物群落耦合协调性。结果表明:1采煤塌陷导致土壤质量与植被群落结构退化,随塌陷时间的推移呈自然恢复趋势,但10 a后植物群落结构和土壤因子仍不能恢复至塌陷前水平;2塌陷区土壤有机质、水分和微生物是决定土壤质量和植物群落特征的关键因素,土壤硬度、速效养分和酶类是影响植物群落生产力和多样性的主要因子,而全效养分影响力相对较小;3塌陷区植物群落和土壤质量大体经过退化、改善和初步恢复3个不同的演化阶段;4植被与土壤的耦合协调性塌陷2 a后逐渐恢复,但至塌陷10 a仍未达到未塌陷地良好的耦合协调水平。神木北部矿区采煤对生态环境损害具有一定延续性,且生态系统自修复能力较弱,因此减少采动损害、实行自然与人工修复相结合应作为该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指导原则。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风沙区煤炭开采对土壤物理性质和结皮的影响 [J].
魏婷婷 ;
胡振琪 ;
曹远博 ;
李星宇 ;
陈超 .
水土保持通报, 2015, 35 (02) :106-110
[2]   采煤沉陷干扰下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以大柳塔矿采区为例 [J].
刘哲荣 ;
燕玲 ;
贺晓 ;
包丽颖 ;
刘冠志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 28 (11) :133-138
[3]   论煤矿区生态环境的自修复、自然修复和人工修复 [J].
胡振琪 ;
龙精华 ;
王新静 .
煤炭学报, 2014, 39 (08) :1751-1757
[4]   采煤塌陷区不同地貌类型植物群落多样性变化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J].
王琦 ;
全占军 ;
韩煜 ;
付梦娣 ;
叶瑶 .
西北植物学报, 2014, (08) :1642-1651
[5]   中国高潜水位沉陷区采煤废弃物复垦农田的土壤特征(英文) [J].
程伟 ;
卞正富 ;
董霁红 ;
雷少刚 .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4, 24 (08) :2627-2635
[6]   风沙区采煤塌陷不同恢复年限土壤理化性质变化 [J].
王琦 ;
全占军 ;
韩煜 ;
付梦娣 ;
叶瑶 .
水土保持学报, 2014, 28 (02) :118-122+126
[7]   风积沙区采煤沉陷地裂缝分布特征与发生发育规律 [J].
胡振琪 ;
王新静 ;
贺安民 .
煤炭学报, 2014, 39 (01) :11-18
[8]  
基于冗余分析的典型喀斯特山区土壤-石漠化关系研究[J]. 龙健,廖洪凯,李娟,陈彩云.环境科学. 2012(06)
[9]   基于因子与聚类分析的不同林分土壤理化性质评价 [J].
陈琳 ;
赵陟峰 ;
赵廷宁 ;
王娟 .
水土保持研究, 2011, 18 (05) :191-196
[10]   喀斯特峰丛洼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植被土壤耦合协调度模型 [J].
彭晚霞 ;
宋同清 ;
曾馥平 ;
王克林 ;
杜虎 ;
鹿士杨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9) :305-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