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层自治项目的分级运作机制探析——基于上海市S镇“乐妈园”项目的分析

被引:8
作者
张振洋
机构
[1]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
关键词
项目制; 自治项目; 分级运作机制; 六阶段运作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项目制已成为一种全新的国家治理体制,而城市基层自治项目也已成为中国项目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现有文献归纳的项目制分级运作机制而言,城市基层自治项目是如何运作的?本文以上海市S镇"乐妈园"自治项目为例,通过详实的一手材料和深入访谈,展示了城市基层自治项目"发包"、"打包"、"抓包"、"拆包"、"验包"和"传包"组成的六阶段运作机制。同时,本研究还发现,城市基层自治项目的"打包"机制主要体现为对项目团队和内容的打包,而"抓包"过程中普惠性色彩更为浓厚,这是城市基层自治项目为项目制研究提供的新材料。文章认为,城市基层自治项目的六阶段运作机制在何种意义上具有普遍性,尚需要通过后续的比较案例研究来佐证、丰富和拓展。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项目制中的配套机制及其实践逻辑 [J].
狄金华 .
开放时代, 2016, (05) :113-129+8
[2]   “新代理人”:项目进村中的村治主体研究 [J].
李祖佩 .
社会, 2016, 36 (03) :167-191
[3]   政府组织间的权责配置——兼论“项目制” [J].
史普原 .
社会学研究, 2016, 31 (02) :123-148+243
[4]   中国政府经济治理的项目体制研究 [J].
郑世林 .
中国软科学, 2016, (02) :23-38
[5]   解释政策变通:运动式治理中的条块关系 [J].
刘骥 ;
熊彩 .
公共行政评论, 2015, 8 (06) :88-112+187
[7]   项目制与政府间权责关系演变:机制及其影响 [J].
陈家建 ;
张琼文 ;
胡俞 .
社会, 2015, 35 (05) :1-24
[8]   督查机制:科层运动化的实践渠道 [J].
陈家建 .
公共行政评论, 2015, 8 (02) :5-21+179
[9]   国家治理的模式转换与逻辑演变——以环境卫生整治为例 [J].
彭勃 ;
张振洋 .
浙江社会科学, 2015, (03) :27-37+156
[10]   项目制与粮食生产的外部性治理 [J].
龚为纲 .
开放时代, 2015, (02) :10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