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冬季大气边界层O3廓线分析
被引:8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艾力买买提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塔克拉玛干沙漠大气环境观测试验站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霍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塔克拉玛干沙漠大气环境观测试验站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梁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塔克拉玛干沙漠大气环境观测试验站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2] 塔克拉玛干沙漠大气环境观测试验站
[3]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大气边界层;
O3廓线;
塔克拉玛干沙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1.33 [臭氧层];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为了揭示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冬季大气边界层O3的浓度变化特征,利用系留气艇于2008年1月18—25日在塔中地区进行了大气边界层O3观测试验,结合相关资料,初步分析了塔中地区冬季边界层O3浓度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温度、湿度的关系。其结果是:①塔中地区臭氧浓度集中分布在10~50ppb之间,其中试验期间观测到O3最大浓度值56.1ppb,最小浓度为2.6ppb,臭氧的最大浓度基本都在40ppb左右,日平均浓度为34.4ppb。②大气边界层O3的浓度廓线可分为峰值型、均匀型、增长型3种,其中均匀型所占比重最大。③大气边界层O3浓度与温度、湿度密切相关,逆温及空气中水汽的增加会导致臭氧浓度降低。④大气边界层O3有明显的日变化,越贴近地面日变化越明显,其变化特征与太阳辐射有着密切关系。臭氧浓度夜晚较低,日出后开始增加,午后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随着日落,臭氧浓度开始减小,在清晨达到最小值;臭氧浓度日最大值出现在17:00,最小值出现在08:00。
引用
收藏
页码:909 / 9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沙漠地区春季近地层气象要素分布规律的观测研究
[J].
程穆宁
;
牛生杰
.
中国沙漠,
2008, (05)
:955-961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牛生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2]
2004年春夏季两次沙尘暴期间地面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对比分析
[J].
牛生杰
;
岳平
;
刘晓云
.
中国沙漠,
2007, (06)
:1067-1071

牛生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晓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酒泉市气象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3]
PIV技术及其在风沙边界层研究中的应用
[J].
罗万银
;
董治宝
;
钱广强
.
中国沙漠,
2007, (05)
:733-737

罗万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董治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钱广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4]
极端干旱荒漠地区大气热力边界层厚度研究
[J].
张强
.
中国沙漠,
2007, (04)
:614-620

张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5]
一次夏季强沙尘暴形成机理的综合分析
[J].
岳平
;
牛生杰
;
王连喜
;
杨有林
.
中国沙漠,
2006, (03)
:370-374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牛生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实验室

王连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实验室

杨有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实验室
[6]
长江三角洲地区春季低空大气臭氧垂直分布特征
[J].
郑向东
;
陈尊裕
;
崔宏
;
秦瑜
;
陈鲁言
;
郑永光
;
李毓湘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12)
:1184-1192

郑向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香港,北京,北京,香港,北京,香港

陈尊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香港,北京,北京,香港,北京,香港

崔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香港,北京,北京,香港,北京,香港

秦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香港,北京,北京,香港,北京,香港

陈鲁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香港,北京,北京,香港,北京,香港

郑永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香港,北京,北京,香港,北京,香港

李毓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香港,北京,北京,香港,北京,香港
[7]
临安秋季近地层臭氧的形成及其前体物特征
[J].
朱彬
;
王韬
;
倪东鸿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4, (02)
:185-192

朱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系,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江苏南京 ,香港,江苏南京

王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系,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江苏南京 ,香港,江苏南京

倪东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系,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江苏南京 ,香港,江苏南京
[8]
北京气象塔夏季大气臭氧观测研究
[J].
李昕
;
安俊琳
;
王跃思
;
陈万隆
;
胡非
;
陈辉
;
石立庆
.
中国环境科学,
2003, (04)
:18-22

李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江苏南京,北京,江苏南京,北京,北京,北京

安俊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江苏南京,北京,江苏南京,北京,北京,北京

王跃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江苏南京,北京,江苏南京,北京,北京,北京

陈万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江苏南京,北京,江苏南京,北京,北京,北京

胡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江苏南京,北京,江苏南京,北京,北京,北京

陈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江苏南京,北京,江苏南京,北京,北京,北京

石立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江苏南京,北京,江苏南京,北京,北京,北京
[9]
长江三角洲痕量气态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
[J].
王会祥
;
唐孝炎
;
邵可声
;
曾立民
;
王木林
;
颜鹏
;
王韬
;
杜慧芳
;
陈立民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2)
:114-11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唐孝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香港,上海,上海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木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香港,上海,上海

颜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香港,上海,上海

王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香港,上海,上海

杜慧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香港,上海,上海

陈立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香港,上海,上海
[10]
北京冬季低层大气O垂直分布观测结果的研究
[J].
郑向东
;
丁国安
;
孙敏峰
;
李淑杰
;
巩建波
;
郭文利
;
王晓云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2, (S1)
:100-108

郑向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丁国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孙敏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李淑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巩建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郭文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王晓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