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8 条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宜川—黄龙地区马五段白云岩次生灰化作用特征与成因分析
被引:17
作者:
刘宝宪
[1
,2
]
王红伟
[1
]
马占荣
[1
]
李磊
[1
]
李燕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次生灰化;
成岩阶段;
古地貌;
裂缝体系;
泥晶含膏白云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石灰岩的白云岩化作用因能形成较好的储层而备受关注,以往学者开展大量的分析和研究工作,但对白云岩的次生灰化作用的研究和认识程度均较低。次生灰化是发生在碳酸盐岩中重要的成岩作用类型之一,对储层的储集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宜川—黄龙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次生灰岩岩石学特征及其形成的成岩阶段,并对次生灰岩的成因及主控因素进行探讨,指出古地貌低洼部位有利于白云岩次生灰化作用的发生,裂缝体系也是次生灰化作用的控制因素之一,泥晶含膏白云岩在低温条件下易于发生次生灰化作用。这些认识在碳酸盐岩风化壳储层预测方面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在油气勘探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789 / 795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