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煤-岩组合体破坏特征及冲击倾向性试验研究

被引:46
作者
牟宗龙 [1 ,2 ]
王浩 [1 ]
彭蓬 [2 ]
刘振江 [1 ]
杨晓晨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深部煤炭资源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冲击矿压; 冲击倾向性; 岩-煤-岩组合体; 失稳破坏判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324 [冲击地压];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为合理评价开采区域的冲击矿压危险程度,分析了岩-煤-岩组合体受载过程中各部分的位移、加速度、刚度及能量等物理参量的演化规律,提出了以煤体峰值后刚度和岩石卸载刚度为基本参量的组合体稳定破坏和失稳破坏的判别条件。结果表明,岩-煤-岩组合体的破坏状态由其中的煤体峰后刚度及顶底板岩石刚度k1,k2对比关系决定,峰值后卸载至煤体曲线刚度变化率满足21 2 1 2k k m/[(k k)u]的点S后,系统不再维持平衡状态,由稳定破坏转为失稳破坏。提出了采用岩-煤-岩组合体破坏过程中顶底板释放和煤体消耗的能量之比参数作为煤岩组合条件下的冲击倾向性评价指标,并对2个矿区7个地点实际样品进行了冲击倾向性测试结果对比分析,其中有2个取样地点的顶底板会影响煤体冲击倾向性评价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岩-煤-岩组合体模型比单纯煤样测试结果能更好地反映现场围岩实际条件对冲击危险的影响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841 / 84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冲击地压危险性综合评价的突变级数法研究 [J].
金佩剑 ;
王恩元 ;
刘晓斐 ;
黄宁 ;
王嗣衡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3, 30 (02) :256-261
[2]   冲击危险区卸压减震开采机理的相似模拟 [J].
吴向前 ;
窦林名 ;
陆菜平 ;
曹安业 ;
吕长国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2, 29 (04) :522-526
[3]   顶板岩层对冲击矿压的影响规律研究 [J].
牟宗龙 ;
窦林名 ;
倪兴华 ;
张明伟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0, (01) :40-44
[4]   煤岩冲击倾向性与剩余能量释放速度的关系 [J].
张绪言 ;
康立勋 ;
杨双锁 .
煤矿安全, 2009, 40 (02) :74-76
[5]   冲击矿压巷道围岩控制的强弱强力学模型及其应用分析 [J].
高明仕 ;
窦林名 ;
张农 ;
王恺 ;
郑百生 .
岩土力学, 2008, (02) :359-364
[6]   坚硬顶板型冲击矿压灾害防治研究 [J].
牟宗龙 ;
窦林名 ;
张广文 ;
张士斌 ;
李志华 ;
张军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6, (06) :737-741
[7]   组合煤岩冲击倾向性特性试验研究 [J].
窦林名 ;
陆菜平 ;
牟宗龙 ;
张小涛 ;
李志华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6, (01) :43-46
[8]   地震动态触发机制的初步研究 [J].
郑文衡 ;
陆明勇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1) :116-123
[9]   中低围压下细观非均匀性岩石本构关系研究 [J].
周小平 ;
张永兴 ;
朱可善 .
岩土工程学报, 2003, (05) :606-610
[10]   强冲击载荷下岩石本构关系研究 [J].
高文学 ;
杨军 ;
黄风雷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0, (02) :165-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