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不同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比较研究

被引:18
作者
武钰坤
刘永军
司英明
熊家晴
王晓昌
机构
[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植物根际; 群落多样性; PCR-DGGE;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2 [环境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应用平板计数与PCR-DGGE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人工湿地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香蒲(Typha latifolia)和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三种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植物根际具有不同的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结构;根际微生物数量显著高于非根际(P<0.05),两者具有不同的群落结构和优势种群;芦苇根际具有数目最多的常见物种和最大的物种均匀性,根际与根区多样性指数差别最大,根际效应R/S最大,表明芦苇能够更好的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富集和分布,提高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18 / 32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土壤与环境微生物研究法.[M].李振高; 骆永明; 滕应; 编著.科学出版社.2008,
[2]  
污水好氧处理新工艺.[M].吕炳南; 编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3]  
土壤微生物分析方法手册.[M].许光辉;郑洪元 主编.农业出版社.1986,
[4]   不同植物人工湿地净化效果及基质微生物状况差异分析 [J].
奉小忧 ;
宋永会 ;
曾清如 ;
彭剑峰 ;
刘雪瑜 ;
RHEE Jae Seong ;
IAMCHATURAPATR Janjit .
环境科学研究, 2011, 24 (09) :1035-1041
[5]   黄菖蒲人工湿地微生物分布特点研究 [J].
尤朝阳 ;
万玉龙 ;
刘汤勋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35) :20233-20235
[6]   辽东栎与油松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比较研究 [J].
李海燕 ;
王金成 ;
梁健 .
土壤通报, 2010, 41 (06) :1360-1364
[7]   基于PCR-DGGE技术的红树林区微生物群落结构 [J].
刘慧杰 ;
杨彩云 ;
田蕴 ;
林光辉 ;
郑天凌 .
微生物学报, 2010, 50 (07) :923-930
[8]   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研究方法 [J].
刘开朗 ;
王加启 ;
卜登攀 ;
李旦 ;
于萍 ;
赵圣国 .
生态学报, 2010, 30 (04) :1074-1080
[9]   人工湿地中影响微生物空间分布因素的探讨 [J].
王青璐 ;
彭明春 ;
赵安娜 ;
黄丽 ;
刘韬 ;
梁国军 ;
刘路明 .
环境科学导刊, 2009, 28 (02) :1-3+44
[10]   MBR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变与分析 [J].
张斌 ;
孙宝盛 ;
季民 ;
赵祖国 .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11) :2192-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