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相地震波波形响应特征研究——以渤海湾盆地孤南洼陷沙三中亚段中部为例

被引:14
作者
赖生华 [1 ]
蒲秀刚 [2 ]
杜贵荣 [1 ]
机构
[1] 西安石油大学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相模型道; 自组织神经网络; 地震波波形; 沉积体系; 孤南洼陷; 渤海湾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依据地震波波形理论,进行地震相自动识别、划分,可确定沉积体系平面分布特征。与传统方法相比较,该方法具有更省时、更客观、更准确的优势。利用此方法研究了渤海湾盆地孤南洼陷沙三中亚段中部地层沉积体系平面分布规律。相模型道与沉积相具有较好的响应关系,其对沉积相变化较敏感,可用于微相划分。研究表明,孤南洼陷沙三中亚段中部地层沉积时期,存在辫状河三角洲、盆底扇和湖泊3种沉积体系。辫状河三角洲在该区发育前缘亚相,分布于孤南洼陷南部斜坡区域;盆底扇主要分布于洼陷北部,位于孤南断裂坡脚部位,浅湖近岸滩坝滑塌也可形成盆底扇复合体。该时期的湖泊较浅,主要发育浅湖亚相,近岸滩坝及席状砂也较丰富。
引用
收藏
页码:400 / 40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塔里木盆地轮古西地区多地震属性储层综合预测 [J].
程浪洪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3) :70-72+116
[2]  
地震地层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美)佩顿(C.E.Payton)编, 1980
[3]  
Siliciclastic sequence stratigraphy:recent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 Weimer P.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 1979
[4]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在沉积前古地貌恢复中的应用 [J].
赵俊兴 ;
陈洪德 ;
向芳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1) :76-81
[5]   渤海湾盆地新滩油田垦东32—33块隐蔽油气藏研究 [J].
胡海燕 .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02) :203-206
[6]   层序地层学应用于古地貌分析——以塔河油田为例 [J].
王家豪 ;
王华 ;
赵忠新 ;
潘明年 ;
于哲 .
地球科学, 2003, (04) :425-430
[7]   地震相的自动识别方法及应用 [J].
段玉顺 ;
李芳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4, (02) :158-162+120
[8]   东营凹陷永安镇三角洲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 [J].
庄丽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6) :544-548
[9]   太平油田馆陶组下段辫状河储层地震反射假象分析 [J].
郝志伟 ;
王楠 ;
孙明涛 ;
师涛 ;
武奉霞 ;
巴素玉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1) :56-59+107
[10]  
自适应模式识别与神经网络[M]. 科学出版社 , (美)包约翰(Pao,Yoh-han)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