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泻要方对肠道高敏性大鼠模型肠组织及脊髓后角P物质及血管活性肠肽表达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彭蔚
潘锦瑶
马军
郑德俊
机构
[1] 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关键词
痛泻要方; 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高敏性; P物质; 血管活性肠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肠道高敏性IBS大鼠模型肠组织及脊髓后角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表达的变化,探讨痛泻要方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直肠慢性刺激法制作肠道高敏性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西药组。观察各组大鼠肠道敏感性指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各组大鼠回盲部、结肠及脊髓后角SP、VIP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痛泻要方能提高肠道容量阈值,减少收缩反射次数;降低模型大鼠肠组织及脊髓SP、VIP免疫反应水平,呈一定量-效关系。结论痛泻要方可降低肠道敏感性,其机制可能在于调节肠道初级感觉神经纤维及脊髓后角SP、VIP的分泌,减弱背角神经兴奋性,从而提高内脏痛阈。
引用
收藏
页码:2228 / 223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肥大细胞的光镜和电镜观察 [J].
董文珠 ;
李兆申 ;
邹多武 ;
许国铭 ;
邹晓平 ;
朱爱勇 ;
尹宁 ;
龚燕芳 .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3, (04) :28-32
[2]   大鼠肠道高敏性模型的建立及其内脏敏感性评估 [J].
刘雁冰 ;
袁耀宗 ;
陶然君 ;
翟祖康 ;
陈红专 .
中华消化杂志, 2003, (01) :30-33
[3]   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J].
王伟岸 ;
钱家鸣 ;
潘国宗 .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01, (02) :99-102
[4]   A new model of chronic visceral hypersensitivity in adult rats induced by colon irritation during postnatal development [J].
Al-Chaer, ED ;
Kawasaki, M ;
Pasricha, PJ .
GASTROENTEROLOGY, 2000, 119 (05) :1276-1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