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性收放:中国社会组织监管机制的新阐释

被引:11
作者
杨志云
机构
[1]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社会组织; 策略性收放; 政治性约束; 功能性激励; 开放的务实主义;
D O I
10.14150/j.cnki.1674-7453.2016.08.011
中图分类号
D63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中国的社会组织监管机制呈现放宽准入和强化监管的"混合"色彩。催生"放管结合"的原因在于政府希冀"剥离"政治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前提下,积极利用社会组织的比较优势提供服务。具体表现为常规性监管为主,强制性监管兜底;功能性激励为主,价值性约束兜底的概念框架。如是,政府积极通过政治性约束和功能性激励的"策略性收放"来实现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和监管之间的巧妙平衡。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加强规范我国社会中介机构和服务监管之研究 [J].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 ;
贾凌民 ;
胡仙芝 ;
刘祺 .
中国行政管理, 2015, (02) :16-20
[2]   依附、分立、嵌入:中国发展社会组织的三种逻辑 [J].
岳经纶 ;
邓智平 .
探索与争鸣, 2014, (10) :67-70
[3]   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 激发和释放社会发展活力 [J].
李立国 .
求是, 2014, (10) :48-50
[4]   嵌入式控制:对社团行政化现象的一种阐释——基于A机构的个案研究 [J].
吴月 .
公共行政评论, 2013, 6 (06) :107-129+171
[5]   从双重管理到规范发展——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分析 [J].
游祥斌 ;
刘江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3, (04) :40-45
[7]   中央政府的社会组织管理创新及其评述 [J].
刘鹏 .
行政管理改革, 2011, (01) :47-50
[8]   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 [J].
康晓光 ;
韩恒 .
开放时代, 2008, (02) :30-41
[9]   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 [J].
康晓光 ;
韩恒 .
社会学研究, 2005, (06) :73-89+243-244
[10]  
中共的治理与适应[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俞可平,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