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焦化在我国石油加工中的地位和前景

被引:64
作者
瞿国华
黄大智
梁文杰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大学 上海
[4] 北京
[5] 山东东营
关键词
延迟焦化; 重油加工; 减压渣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624.3 [];
学科分类号
081702 ;
摘要
发展重油加工技术是目前炼油工业的突出任务之一。我国重油的轻质化将主要依仗于脱碳过程,其中延迟焦化与重油催化裂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是我国重油加工的主要途径。延迟焦化技术成熟度较高、投资较低,在加工劣质原料、可为乙烯工业提供原料以及提高产品的柴/汽比等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延迟焦化技术,需要在装置的大型化、生产技术的高效化、装置环境的清洁化以及石油焦的有效利用等方面继续努力。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炼油技术[M]. 中国石化出版社 , 侯祥麟主编, 2001
[2]  
重油加工技术[M]. 中国石化出版社 , 程之光主编, 1994
[3]  
2000 Worldwide refining survey. Stell J. Oil and Gas Journal . 2000
[4]   催化裂化工艺的前景展望 [J].
陈俊武 .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04, (05) :1-5
[5]   催化裂化在炼油厂中的地位和作用展望——催化裂化仍将发挥主要作用 [J].
陈俊武 ;
卢捍卫 .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03, (01) :1-11
[6]   石油焦燃料及其循环流化床燃烧的技术 [J].
沈伯雄 ;
刘德昌 ;
陆继东 .
石油炼制与化工, 1999, (03) :27-31
[7]   高硫石油焦的利用 [J].
刘耕戊 .
石油炼制与化工, 1998, (04) :38-43
[8]  
稠油资源地质与开发利用[M]. 科学出版社 , 牛嘉玉等编著, 2002
[9]  
渣油加工工艺[M]. 中国石化出版社 , 李春年编著, 2002
[10]  
进口原油评价数据集[M]. 中国石化出版社 , 黄鉴主编, 2001